杜撰“用户体验”害人更害己
2017-09-12 08:09 点击:
随着“测评笔记”越来越受网购者欢迎,记者调查发现,有部分人利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多个购物、生活玩乐平台中的产品体验功能成为职业“写手”,通过“用后感”制造“网红”商品,而很多“商品”这些“写手”都不曾用过。(9月11日《北京青年报》)
网购之所以能够在近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用户体验的交互性。在实体店购物,只能看到实物,却不能看到其他用户的评价,而网购却因为网络的连接,而让用户在购买前可以比较其他用户的评分,来挑选中意的产品。而近年来,很多人已经不再是简单地看评分了,而是喜欢通过看其他用户发表的图文并茂的体验来辨别物品的好坏。然而,用户体验也催生了职业写手,一篇用户体验,50元一篇,甚至撰写者根本就没有用过此种商品。实在是有点令人大跌眼镜。
用户体验,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后的体验,应该是真情实感的表达。产品评测也应该是真实的,否则就有联合欺诈的嫌疑。但是实际上,在同一平台中,有多个商品“用后感”笔记存在雷同的现象。在一些兼职网站、QQ群、购物平台中有不少用户在发布“代写测评软文”的信息。种种迹象表明,用户体验测评已经衍变成了一条产业链。
一些网络写手通过炮制300字的用户体验,来赚取50元钱,而给卖家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几十上百倍,可能欺骗的是几百上千个用户跟风购买。但是这些虚假的软文背后,则可能是三无产品的走红,可能是名不副实的“网红”产品热销,扰乱的是市场购物环境。
这些网络写手,能够在没有使用过产品的情况下,就炮制出用户体验,可见想象力极为丰富。这本事如果用在正道上,搞文艺创作,撰写网络小说,可能收获的将不止这些钱财,还有满满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反之,看到自己炮制的虚假购物体验,在欺骗着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不知会做何感想。
人才成长路千万条,但是,不能只是盯着眼前这点钱,就去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就将做人的底线都弃之脑后,不管不顾。职业写手杜撰的用户体验,只是扰乱市场环境的垃圾,绝非社会正能量。而那些对杜撰用户体验趋之若鹜的网络写手们,也丢失了基本的尊严,忘记了人才成长的应有之义。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613 2021-08-25 |
畅享生活 浏览:213 2021-06-09 |
畅享生活 浏览:203 2021-04-16 |
新华社新闻 浏览:187 |
畅享生活 浏览:193 2020-07-07 |
畅享生活 浏览:153 2020-06-10 |
畅享生活 浏览:453 2020-04-22 |
畅享生活 浏览:233 2018-06-01 |
畅享生活 浏览:170 2018-04-17 |
畅享生活 浏览:304 |
畅享生活 浏览:188 |
畅享生活 浏览:278 |
畅享生活 浏览:124 |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13-04-21 |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