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假信息害人不浅 须严防更须严打
2020-07-07 10:07 点击:
2019年6月12日,山东济南警方破获一起网络售卖高考押题试卷骗取考生家长钱财的案件。据民警介绍,数万元一套的高考押题试卷,其实是嫌疑人李某花几百元从书店和网上买来的普通考试试卷。李某利用家长想提高孩子高考成绩的急切心理,冒充某知名辅导机构负责人向家长兜售所谓“高考押题试卷”,骗取多位家长钱财共计十余万元。2019年7月,红星新闻报道一名在校大学生高考当枪手被判刑期4年6个月。(中新网7月4日)
年年高考,今又高考。高考在即。每年高考前夕,网上总会有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一些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有不法分子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有的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有的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高考相关招生政策实施诈骗,声称不用看分数,只要花钱就能搞定;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有的虚构情景骗取网民同情,提供虚假信息,所留手机号多为吸费音讯电话。还有,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前后,总有人炒作某地高考阅卷工作极不严肃,阅卷教师甚至不管对错,乱打分。事实证明,发布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为博取关注,还有的是部分高考成绩落差较大或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武断地认为是阅卷出了问题,胡乱猜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考生及其家长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的诈骗陷阱。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明确,对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4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且,在网上购买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涉密材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对于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殊不知,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经过4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监督有力、公平公正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所谓“能提前拿到高考真题或答案”完全是骗人的鬼话;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都是在网上进行,并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招生计划,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更不会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再者,高考阅卷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现行的高考“网上评卷”模式,从制度设计到实际操作充分体现客观公正。此外,评卷系统还制定了严格的评卷质量监控体系,对评卷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预警和提示等,出现问题都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
高考假信息害人不浅,须严防更须严打。针对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这是提醒,更是警示。广大考生和家长必须慎之又慎,擦亮眼睛,多些理性,别被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胡言乱语所骗;对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有关职能主管部门不能只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必须主动出击,充分履行职能,严厉打击利用假新闻、假信息诈骗考生及其家长钱财的不法行为,维护高考的正常秩序,维护考生及其家长的合法权益,维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尊严。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浏览:390 2024-06-07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7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05 |
畅享生活 浏览:397 2023-06-21 |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2-07-18 |
畅享生活 浏览:310 2022-06-20 |
畅享生活 浏览:376 2022-06-1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48 2022-06-08 |
羊城晚报 浏览:407 2022-06-08 |
中国新闻网 浏览:413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97 |
云报客户端 浏览:296 2022-06-07 |
中国新闻网 浏览:426 |
北京青年报 浏览:294 |
央视新闻 浏览:293 2022-05-19 |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337 2021-06-26 |
畅享生活 浏览:180 2021-06-18 |
畅享生活 浏览:327 2021-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