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补课,宜疏不宜堵

来源:红网  作者:尹鹏志
2017-08-26 09:08 点击:

近日,济南16名老师参与有偿补课被市教育局点名处理(8月24日《山东商报》)。毋庸讳言,孩子上课外辅导班已经成了学生假期生活的常态。无论是跳舞、钢琴这样的兴趣班,还是语文数学这样的文化补习班,在职教师绝对是课外辅导的主力。“有偿补课”屡禁不止,成了学生课外教育的顽疾。

每次,看孩子上辅导班,笔者总会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没有辅导班,只有学习兴趣小组。小组以文体为主,有乒乓球小组、篮球小组、锣鼓小组;当然也有一些学习尖子组成的学习小组。所有的兴趣的小组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师义务辅导。如今,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大量音美和体育课堂被文化课所挤占。一方面操场、体育场和教师等教育资源闲置;一方面学生为培养自己的兴趣,课外四处求学。如此强大的供需反差,教育的主管部门视而不见,却热衷于用一纸禁令来阻止在校老师课外兼职。

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针对教学科目的课外收费辅导被形象地称为“影子教育”。当下的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缺乏自由选择权利的教育,没有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21世纪以来,各国的课外辅导发展迅猛,由此也引发对课外辅导市场的规范的思考。美国推出“放学后计划”与我童年的兴趣小组有几分相似。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学校俱乐部,可分为学术类、娱乐类、体育活动类和社区活动类。实际上,许多学生参加艺术类辅导班,恰恰是家长为了满足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补齐学校教育忽视的短板。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对于教师有偿补课,宜疏不宜堵。教育机构可考虑广大师生的意愿,采取收取托管服务收费的方法,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这样既可以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又能引导教师有序参与公益培训,给孩子们营造一片全面健康成长的天空。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35 2022-09-19
畅享生活 浏览:187 2021-08-12
畅享生活 浏览:221 2021-08-06
法治日报 浏览:241 2021-06-17
畅享生活 浏览:254 2021-03-04
红网 浏览:167 2020-04-12
红网 浏览:279 2017-09-23
红网 浏览:175 2017-09-04
畅享生活 浏览:177 2013-06-10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