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客与媒体的“双簧”还能唱多久
2022-03-21 12:03 点击:
最近,围绕乌克兰危机问题,华盛顿与美国媒体又唱起了“双簧”。在多次强拉中国“入局”未得逞后,他们又通过所谓“独家报道”,援引美国“匿名官员”的话,编造了与乌克兰局势相关的很多情节。比如,声称北京知道俄罗斯将采取对乌军事行动,但要求对方在冬奥会结束之后,再实施进攻;再比如,声称俄罗斯要求中国提供军事和财政援助,并且进一步描述中方“倾向于同意提供相关援助”。
上述谎言编得有鼻子有眼,但就是没有证据。当然,这个问题也许有些多虑了:华盛顿给人栽赃抹黑,什么时候需要提供证据?不一直是“我说是就必须是”的霸道逻辑吗?如果非要“证据”的话也行,它会再次举起装着白色粉末的小瓶,或是拿出指使“白头盔”组织摆拍的视频……
《环球时报》日前从多个消息源了解到,《纽约时报》先后两次就乌克兰问题编造向中国泼脏水的报道,引述的“匿名高官”均来自白宫国安会。在近期的一系列虚假消息中,白宫和美国媒体连番上演“双簧”,其意图十分明显:一方面是要歪曲中国的公正立场,在国际上抹黑中国形象,为其在战略上打压中国造势;另一方面则要离间中俄关系,企图实现“一箭双雕”,缓解美国“两线作战”的压力。
当然,这背后则是华盛顿的霸道和野心:美国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2月底“主动”对外谈到,尽管存在乌克兰危机,美国仍将保持对“印太地区”的关注。为了维护霸权私利,编造谎言就成了华盛顿的“必备手段”。用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的话说,美国惯于用谎言实现其政治目的。
去年,就有美国“匿名官员”对媒体放风“中国军方三次拒绝美防长通话申请”“武汉病毒所研究人员感染新冠肺炎”“中方无意与美进行严肃或实质性的会谈”,等等。这些事后都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假消息,唯一的作用就是成为攻击中国的一颗颗“炮弹”。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回顾其在中情局局长位置上的过往经历时曾经公开说:“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完整的培训课程。”那么如何撒谎、欺骗呢?华盛顿和美国媒体引用“匿名官员”的话更容易将谎言当成有冲击力的“独家新闻”进行传播,舆论机器与外交情报机构联手会极大提高谎言的欺骗性。而美国的同盟体系和舆论霸权,也使它即便撒谎成性仍能获得一定附和、加持。这些都成了美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倚仗。
一个恶意造假,另一个故意装糊涂,华盛顿和美国媒体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假新闻产、供、销“一条龙”链条。这既不专业,也不道德,更不负责任,只会使美国进一步失信于世界。正如有评论所称,每当人们看到“匿名官员透露”“美国情报机构说”的新闻报道时,应该在心里把后面的一切都换成“他们可能在撒谎”。
因此,毫不令人感到意外,在对外战略转向所谓“大国竞争”的过程中,华盛顿会不断利用舆论霸权,通过媒体用虚假消息发起“舆论战”;当然,我们也可以断定,随着美国的国家信誉账户赤字越来越大,这种“双簧”迟早会唱不下去。眼下,当乌克兰的战火被华盛顿越拱越旺,当更为严重的能源危机、难民危机笼罩欧洲,美国的栽赃抹黑只能暴露它才是始作俑者,其“谎言帝国”真面目也将被更多人识破。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中国艺术报 浏览:243 2024-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307 2021-07-30 |
环球时报 浏览:367 2021-07-12 |
环球时报 浏览:273 2021-07-02 |
畅享生活 浏览:246 2021-04-24 |
环球时报 浏览:204 2021-04-14 |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179 2021-04-08 |
参考消息 浏览:330 |
环球网 浏览:199 2021-04-04 |
国际在线 浏览:336 2021-03-27 |
新华每日电讯 浏览:227 2021-01-29 |
文化频道 浏览:266 2020-12-16 |
环球时报 浏览:222 2020-12-15 |
国际在线 浏览:141 2020-08-25 |
新华社新闻 浏览:244 |
新华网 浏览:162 2020-08-06 |
新华网客户端 浏览:107 2020-06-30 |
畅享生活 浏览:261 202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