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不能“开而不管 不务正业”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1-04-24 00:04 点击:

去年10月,某地派出所突然因为拍摄短视频受到不少网友关注,其“流量法宝”是一位穿着警服的女子看似一本正经地在宣传法律知识。然而,专业人士指出,她讲的内容完全偏离常识,很多时候连专业术语都没分清楚。(新华每日电讯4月21日)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从过去“两微一端”向短视频领域延伸,已成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阵地。

值得关注的是,跟风开设后,在日常运营中存在着一些乱象:有的长期未更新信息。人们注意到,近期,在一些省级政府相继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抽查情况通报中,“僵尸”、“空壳”仍是“高频词”;有的看似“更新”了,也只是“复制粘贴”,没有互动服务。有网友反映,一些地方的官方账号对于投诉、咨询等互动类问题,几乎从不回复,不回应公众关切,与群众互动少,空有新媒体的形式;还有的“公号私用”,甚至被盗用。一些账号存在追星娱乐、推销商品等“任性”行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不止如此,有的还存在低效重复建设问题,部分政务新媒体已沦为“僵尸”、“空壳”账号,甚至是舆情制造者。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当前一些地方政务新媒体之所以出现乱象,有的是因为经费、专业人员不足;有的是因为审核监管机制留有漏洞;有的则是考核指标和导向发生偏差;还有就是,一些地方的政务新媒体片面追求关注量和点赞量,为了绩效考核,匆忙上马新媒体项目,埋下舆情等隐患。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在2020年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通报中指出,个别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存在服务不实用、互动不回应等问题。不止损害政府形象,也加重了基层负担,亟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政务新媒体不能“开而不管 不务正业”。近期,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排查整治政务新媒体运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清理和规范,让政务新媒体切实发挥效果。

业内人士认为,政务新媒体出现的乱象,本质上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祟,必须下工夫整治。政务新媒体关键是要让群众看,应坚持“定位清晰、服务实用”的原则,力争有用、有趣、有价值,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塑造良好政府形象;要强化顶层设计,根据不同政府部门的权限,对各类平台进行合理划分,该整合的整合,该协调的协调,该取消的取消。在此基础上,形成常态化监管,纠正管理考核导向。要看下载量、关注数、阅读量,更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民意监督机制,从“给领导看”转变为“给群众用”,真正把政务新媒体办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沟通和办事渠道。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5
扬子晚报 浏览:306 2024-05-28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301 2022-12-27
北京商报 浏览:220 2022-12-18
畅享生活 浏览:255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2-08-11
北京青年报 浏览:294
老少教你瘦 浏览:294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239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184 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