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政客“疫苗利己主义”破坏全球抗疫
2020-08-25 20:08 点击:
“我们必须避免疫苗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策略性地分享有限的供应,这才是真正符合各国的国家利益。”日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某些国家囤积潜在的疫苗、排斥其他国家获得疫苗的做法表达了忧虑。事实上,美国一些政客的做法已经不止于此,而是毫无顾忌地奉行“疫苗利己主义”,正对全球抗疫合作造成干扰和破坏。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3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80万。面对严峻形势,疫苗被视为遏制疫情的强有力手段。最近,一些国家疫苗研发和上市进程加快的好消息频频传出,犹如雪中送炭,给世界注入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一些人却将疫苗研发问题涂抹上一层浓浓的“政治色彩”,甚至别有用心地将其称作“地缘政治竞赛”。
如同将病毒起源问题“政治化”一样,在一些死抱零和思维不放的美国政客眼中,疫苗同样成为转嫁矛盾、拉拢选票的工具:他们一方面处心积虑地将疫苗与政治扯上关系,比如美国一些高官无端攻击“中国盗窃美国疫苗技术和数据”,将中国疫苗研发工作诬称为开展“疫苗外交”等,千方百计地往中国身上泼脏水;另一方面,他们则在暗中使出浑身解数,分秒必夺地争取疫苗研发和使用主导权,甚至盘算借机大赚一笔。早在今年3月,美国政府就被指试图买断一家德国生物技术公司疫苗研发技术,这种自私自利的做法遭到各方痛批。
近期,随着疫苗面世曙光渐现,美国一些政客更是被曝打起了“疫苗争夺战”。据《科学》杂志披露,美国政府已与多家制药公司签署了价值60多亿美元的疫苗采购协议。这背后的动机并不难理解。由于防疫连连溃败,美国政府把战胜疫情“押宝”在疫苗身上。特别是对于谋求连任的白宫政客来说,在国内重重矛盾爆发、疫情数据仍在不断攀升之际,疫苗更是被当作拯救选情颓势的“赌注”。
诚然,从疫情严重性角度看,美国政府急需疫苗“灭火”的情绪可以理解。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占全球绝大多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为明显的公共卫生资源短板。如何帮助它们抵御当下风险,对国际社会战胜疫情至关重要。英国《生态学家》杂志日前刊文指出,美国等国对候选疫苗的争夺将极大地减少贫穷国家弱势群体可获得的疫苗库存量,威胁到全球抗疫努力。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约翰·肯格松则担心,留给非洲的疫苗所剩无几。
正如一些观察人士所指出,即便新冠疫苗得以成功研发,这也绝非疫情的终点。相比于疫苗研发本身,如何让国际社会共享这一科技成果,将是一项更为艰巨的挑战。
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从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来开展疫情防控与疫苗研发工作。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时强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这一承诺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赞赏和好评。近日,中国外交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158个驻华使团代表进行线上交流,分享中方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经验,再次表达了中方愿同各国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合作的意愿。
推动疫苗公平合理分配,绝非中国一家之力可以完成,需要更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承担必要责任。据报道,世卫组织发起的“获得抗击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项目目前已收到25亿美元认捐,但与该项目最初12个月所需的313亿美元资金相比,仍有巨大缺口,足见完成这一任务的挑战之艰巨。
当今世界,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还是缩小不同国家发展鸿沟,之所以普遍进展迟缓,莫不与狭隘民族主义情绪作祟有关。面对当前这场威胁全人类安危的疫情,各国不应被美国政客的“疫苗利已主义”所绑架,团结合作才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正如谭德塞所说,“要想世界恢复得更快,全世界就必须一起恢复。世界的一部分或少数几个国家无法成为避风港并从疫情中恢复”。(国际锐评评论员)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新华网 浏览:291 |
中国青年报 浏览:276 2024-04-22 |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274 |
人民网 浏览:291 2023-06-21 |
科技日报 浏览:311 2023-06-16 |
北京青年报 浏览:231 2022-12-18 |
畅享生活 浏览:129 2022-05-30 |
畅享生活 浏览:107 2022-05-23 |
新华网 浏览:259 2022-05-15 |
减肥ing 浏览:175 |
减肥ing 浏览:224 |
畅享生活 浏览:123 |
360常识网 浏览:61 |
360常识网 浏览:48 |
360常识网 浏览:49 |
360常识网 浏览:54 |
360常识网 浏览:65 |
360常识网 浏览: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