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姓“公” 岂能滥用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李世宽
2021-08-24 23:08 点击:

通俗来讲所谓的公权力,最明显的几个基本特征:公权力属于公众而非个人、处理公共事务而非私域事务、承担公共责任且为公共利益服务。我国属于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国家,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职人员属于人民的公仆,代广大人民行使权力,并服务于人民。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敬畏权利,以秉公用权落实廉洁从政的原则,公私分明,履好公职,用好公权。

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表示,我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加强思想认识,始终牢记权为民所赋,就应该为民服务,而不是行私权,满私欲,谋私利。我们看到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的官员违法被查的信息,许多都有毫无规矩意识,大搞权钱交易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情况,更充分证明了,公权私用,不仅会自毁人生道路,更会对党和国家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公权力一旦被滥用,不但让群众利益受损,破坏干部队伍形象,更有可能使政府公信力受到影响。因此,党员干部应时刻警惕,自知自觉,秉公用权,确保权力“公”用。

确保公权公用,就要加强党员干部党性学习,行使权力时让“公”字在心。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清醒得认识权利从何而来,时刻做到“公”字在心,用“公”字约束自己,始终做到秉持公心,秉公用权。时刻向党员模范先锋学习,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时刻保持看齐意识,强化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确保公权公用,就要加强党员干部法纪学习,行使权力时让法纪进行监督。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干部的言行作出了明确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加强学习,逐条领会,并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以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严格用好手中的权利,严格按规矩按制度办事,自觉接受监督,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造福于民。

古语云:清其流必洁其源,正其末须端其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从严治党,保持革命队伍的战斗力,而治“权”便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一环,党员干部要保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用好公权,履行好公职,才能更好得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贡献。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118 2022-08-29
畅享生活 浏览:265 2021-06-30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91 2021-04-02
畅享生活 浏览:281 2021-03-24
新华社 浏览:151 2021-01-16
畅享生活 浏览:308 2020-10-11
畅享生活 浏览:251 2018-08-23
畅享生活 浏览:241 2018-06-16
红网 浏览:140 2017-09-25
光明日报 浏览:161 2017-09-18
长江网 浏览:155 2017-08-28
长江网 浏览:212 2017-08-23
长江网 浏览:241 2017-08-22
长江网 浏览:260 2017-08-18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15-03-02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1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