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攻击袁隆平院士,净网还需要重典
2021-06-13 02:06 点击:201
22日23时许,据@平安北京,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之时,微信用户“南望山下”在微信群发布多条侮辱袁隆平院士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15时41分警方接举报后,迅速开展工作,于当日21时许将该人查获。目前,该人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2021年5月24日央视)
中国人民心目中伟大的英雄袁隆平院士,因病不幸去逝了,当全国人民都怀着思念之情对其悼念之时,没有想到,个别网民居然在网络里发出诋毁老院士的声音来,网民相当气愤,如果是某一个人出现,广大网民还会认为他是弱智,张口无脑,信口胡言,哪里会想到,全国各地会出现多个。这样的事件让网民相当遗憾,看来在这一事件中,某些网民的表现不仅仅是弱智,更是无聊,做出事件来让人发指。
如今这些在网络里诋毁老院士的网民,在第一时间内,地方公安部门纷纷出手对他们采取了强制措施,广大网民无不称快,在纷纷强烈谴责的同时,更要求对涉事者进行严惩。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吃上饱饭别忘种粮人。袁老让14亿中国人吃上饱饭,及世界人民受益,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中。袁老一直忙于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其研发的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对于中国粮食每年总量都提升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正是杂交水稻产量年年在提高,中国政府所面临的粮食粮食问题才得到了解决,同时也助力中央扶贫走上了快车道。
再者要说的是袁老91岁高龄还在劳作,最后摔倒了农田里。华夏五千年第一人,功绩无人能比。袁老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水稻研发的工作中,九十多岁高龄按理说早该退休了,颐养天年,可是他一直站在研发杂交水稻科研的第一线,真正是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全国人民的爱戴,如今突然离去,如何不让全国人民心痛,那些诋毁他的人,其良心不感觉到痛吗?他们受到法律制裁是必须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以此事件为契机严打网络造谣生事行为。针对某些事件,在网络里也出现过关于诋毁英雄的事件,公安部门也处理过不少,如今在袁老病逝之后,本不应该出现,而意外出现了,这说明在过去,公安部门的执法力度还没有做到警示社会作用。今天正好趁此时机,严打作恶者,通过落实重典在社会上形成震慑力,让某些网民也真正明白,网络违法付出的代价成本照样很大,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必须要从自身做起。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中国青年报 浏览:260 2022-05-23 |
新华社 浏览:247 2022-05-19 |
科技日报 浏览:357 2022-05-16 |
360常识网 浏览:68 |
环球时报 浏览:340 2021-07-28 |
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 浏览:229 |
环球时报 浏览:356 2021-04-03 |
畅享生活 浏览:393 2021-04-03 |
畅享生活 浏览:283 2020-1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72 2020-11-26 |
光明日报 浏览:243 2020-08-17 |
外交部 浏览:1406 2020-06-18 |
钱江晚报 浏览:138 2017-09-23 |
红网 浏览:159 2017-09-13 |
钱江晚报 浏览:237 2017-08-23 |
畅享生活 浏览:140 2013-09-05 |
畅享生活 浏览:126 2013-08-27 |
畅享生活 浏览: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