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搭上“共富车”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21-06-08 19:06 点击:

前几年,定远县蒋集镇蒋岗村的扶贫车间引进了一家包装厂。因病致贫的村民黄小红走出了田埂,成为生产线上一名包装工人。每天按时上下班、接送孩子,成了村里“上班族”,家庭收入有了保障。该镇整合7个村的扶贫资金,投资建设了连片厂房,招引了大型包装企业入驻,吸纳周边近300名村民稳定就业,像黄小红这样的脱贫户就有70多人。 (5月11日中安在线)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搭上了“共富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我们党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特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最近有一部以中国扶贫纪实为蓝本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引发热议。福建的干部积极努力为宁夏西海固村民打通了去福建打工谋生的道路,直接连通了戈壁和海滩。村民们还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种蘑菇获得了第一桶金。《山海情》告诉我们:推进共同富裕,不但要通过劳务输出让贫困地区的年轻人富起来,还要通过产业帮扶让留在当地的村民也富起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须党员干部共同努力和各地积极探索。如安徽省目前共有就业扶贫车间971个,带动贫困劳动者1.19万人,一大批扶贫产业崛起于乡村,一大批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浙江黄岩引导企业将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线搬入西部山区村庄,建立“小橘灯”工坊,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云南“草莓书记” 张起洪以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为己任,多次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传授草莓种植技术,他还联合10多家农户向西山区碧鸡信用社申请小额贷款,在草莓地搭起大棚,走出了一条科学、规范、规模种植草莓的产业帮扶致富路。安徽、浙江、云南学党史守初心、推进共同富裕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共同富裕,说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而推进共同富裕,绝不是喊喊口号走走过场,而是要诚心诚意、实打实做。期待各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以更有力的举措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不断增加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153 2022-09-27
环球时报 浏览:211 2021-04-26
新华网 浏览:281 2020-12-16
北京青年报 浏览:285 2020-05-16
新华网 浏览:232 2020-04-21
红网 浏览:290 2020-01-15
红网 浏览:172 2019-03-11
红网 浏览:328 2019-03-10
畅享生活 浏览:230 2018-07-31
红网 浏览:154 2018-05-30
畅享生活 浏览:116 2018-04-25
红网 浏览:177 2018-02-12
红网 浏览:207 2018-01-31
红网 浏览:145 2017-12-07
光明日报 浏览:311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