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养薄葬”当成农村新风尚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21-03-06 11:03 点击:

“生如夏花般灿烂,逝若秋叶般静美。”清明节即将来临,敬重先人,追思逝者,清明祭祀又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人生百年,是该有生的时候轰轰烈烈,还是逝去的时候风风光光?

近几年, 农村殡葬日益奢侈,这项开支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加大,已经成为农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有的家庭办一个丧礼的花费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元,摆流水席、唱大戏、做“法事”,购买或自建豪华墓穴,还有操办了多达数十辆的送葬车队,可谓“挥金如土”。然而,大操大办的豪华丧葬祭奠却难见肃穆庄重的气氛,散发出来的只有浓浓的“铜臭味”。对此,笔者就想大声呼吁:别让大操大办成为农村新陋习。

有句话说得好,厚养薄葬方为孝。让老年人在生前得到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的物质保障,是作为儿女应尽的义务。但一些人为去世的老人大操大办丧事,则主要是存在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从中看不到多少“孝顺”的表现。更何况,一旦农民家庭收入的大部分开支用在丧事上,用来消费和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就相对变少, 就会制约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此风若是愈演愈烈,不仅会影响老人的生活,更会损耗社会的财富,败坏社会的风气,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特别是在环保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今天,推行绿色殡葬和文明祭祀,既顺应环保趋势,也符合节俭美德。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1.4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自2000年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自然死亡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每年死亡人数约为900多万人,“丧葬用地紧张”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但是传承孝道与移风易俗并不矛盾。既然人多地少,我们是否就能够改变习惯的丧葬方式,树葬、草葬、花葬、海葬等绿色殡葬方式能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丧葬方式。如一些地方就建立了“骨灰树葬区”,而且选址还在有名的风景名胜区,其用意就在鼓励逝者家属减少浪费、植树造林,让生态树葬带起一股文明祭祀之风。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公民的生命哲学教育。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丧事上花太多的精力和金钱并无多少意义。有关部门也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和引导,有效制止乱占土地建造豪华墓地,并从土地供给、建造标准、使用管理等环节完善制度,细化操作,大力推动绿色公墓建设,为公众提供更贴心、更方便的人性化丧葬服务。各地也可将“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整治打击殡葬陋习,着力让“厚养薄葬”成为风尚。而作为村民,除了自身正确认知孝道文化,还要教育和鼓励子女孝顺父母,弘扬孝道新风,共同倡导“厚养薄葬”,让孝心孝行扎根百姓心中。

中国是一个讲孝道的国家。孔子在论孝道时曾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礼仪到了,心意表示了即可。如果老人活着时享受不到至爱亲情,死后再怎么大操大办,都是违背了礼仪的初衷。“孝敬父母大如天,死了孝不如活着孝”,期待“厚养薄葬”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幸福地安享晚年、颐享天年。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06 2022-10-30
畅享生活 浏览:248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373 2022-08-30
畅享生活 浏览:218 2022-08-29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2-08-19
畅享生活 浏览:101 2022-03-10
畅享生活 浏览:137 2021-08-04
畅享生活 浏览:149 2021-08-04
畅享生活 浏览:198 2021-07-30
畅享生活 浏览:227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