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野菜别乱尝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1-03-06 11:03 点击:

家住城北佳家花园的居民郑女士网购了一些鼠耳草回来,做了青团食用后,竟然脸部水肿。(扬州日报3月5日)

春天是尝鲜野菜的最好季节,在淘宝等购物平台检索“野菜”发现,竟然有几十种野菜在售卖,除了郑女士买过的鼠耳草,还有榆钱、蕨菜、折耳根、苜蓿、地皮菜等几十种野菜在各网店热卖。同时,本地产野菜也正在上市。据常年从事野菜经营的商贩王女士称,扬州本地野菜常见的有十几种,包括马兰头、野芹菜、雪里红、马齿苋、蒌蒿芦芽、菊花头、枸杞头、荠菜等,其中马兰头和荠菜很多饭店都大量采购。“凉拌马兰头已经成了一些饭店春天的必备菜。”王女士表示,她一天能接到十多家饭店的电话,都是问她还有没有马兰头的,接到电话她就忙着联系人去野外挖,一直要忙到4月初,野菜老了才不再卖。

说来也是,过去,因粮食紧张、生活窘迫,人们吃野菜是为了“充饥”;现在不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吃野菜不仅是为了“尝鲜”、而且,吃的是“品味”、是健康。难怪时下野菜的身价不断被“提升”。

在一家售卖榆钱的店中,记者发现,已经有几十个预订单,客服表示,榆钱再过几日才大一些,提前预订后到时采摘,冷鲜封存,寄到家中不会影响口感,下单后会提供制作美食的步骤和方法。“折耳根你可以多买一些,吃不了埋在土中,发芽长大可以再吃它的叶。”在一家网店,客服称下单量大,可以更优惠一些,不少客户都是买回去吃一些种一些。探访发现,扬州地产野菜也在大量上市,荠菜、马兰头等是主角。

郑女士反映,她看到同事网购野菜,自己也动了心,在网店中检索看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野菜叫鼠耳草,她之前从没听说过这种野菜,更没见过。通过咨询客服了解到,这种草很好吃,炒着吃和蒸着吃都可以,最常见的吃法是用来做青团,是很多地方清明时节青团的主要材料,如果买还会教制作方法。出于好奇,郑女士买回来一些试着做。她用鼠耳草做了三种食品,就她和女儿吃,她食用后不久,脸部有些痒,第二天下午再看,脸有些水肿,但女儿却没事。一开始,郑女士并没往鼠耳草上怀疑,还是医生揭开了她心中的疑惑,称她脸上的水肿可能是过敏引起的,问她吃了什么东西,得知网购了野菜,明确告知她不要再吃了。

市区一医院急诊科胡医生表示,听说或遇见奇异的、陌生的野菜别冒险去尝试。如果没吃过,不建议购买外地野菜尝鲜,可以适当选择本土野菜尝鲜。尤其是,网上热卖的各地野菜,有些名字听着很奇异,不要因为好奇就去尝试。这是因为,一个地方的野菜,也是当地人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筛选””下来的“成果”,一些野菜可能含有毒性,通过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去除其有害物质,当地的人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但外地人未必会处理到位,买回来处理不当就容易出问题;一些常见的、以前吃过的野菜,可以尝尝,但要不要多吃。因为野菜本身含有过敏物质,如野芹菜、野葱、莼菜、灰灰菜、马兰头、槐花、野生小蒜等,某些特殊体质的人食用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还得注意的是,食用灰灰菜、马兰头、槐花后,如果在太阳下暴晒,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在眼睑、面部、颈部及手臂等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甚至出现水疱。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陌生的野菜别乱尝。春天虽是吃野菜的季节,但不加选择,盲目“尝鲜”,是会出“乱子”的。据有关专家介绍,野菜种类繁多,营养、功效等各不相同,有的野菜食用不当会引起过敏等。郑女士的“体验”便是明证。这是事实,而绝非戏言,更不是“危言耸听”。正因为如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进行一些科普宣传,当好市民的“尝鲜参谋”和食品安全“卫士”,同时,更得提醒市民,尝鲜野菜务必谨慎,不能因为“尝鲜”而误伤了身体。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北京时间直播微博 浏览:208
畅享生活 浏览:119 2013-05-09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