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记录农村,也是一份“正业”
2017-09-02 12:09 点击:
据《成都商报》报道,四川泸州市合江县三块石村90后农民刘金银,从今年2月起直播“农村生活的日常”:喂猪、插秧、打鱼、捉黄鳝……半年内,他不仅收获近10万粉丝、8万多打赏,还引来今日头条旗下“火山小视频”到村里召开了一场“移动互联网最土的新闻发布会”。即便如此,父母与乡邻仍表示不能理解,认为他这是“不务正业”。
自虐、怪诞、恶俗……近两年,农村题材视频因为猎奇取向和内容同质化而变得声名狼藉。在人人都拥有自媒体的时代,农村直播“个体户”批量生产出大量劣质的作品,令人惊诧。生活记录分享平台“快手”的浮现,让“主流社会”意识到中国另一半社会即农村社会的存在。然而不幸的是,大量低劣的内容生产者,为了哗众取宠和吸引流量,以恶搞和夸张的方式,向外界传递出一个不那么真实的农村形象。更可悲的是,“主流社会”信以为真,以为那就是真实的农村样貌,这让体量庞大而习惯沉默的农村一次次地背了“黑锅”。
这种刻板印象,加剧了城乡之间的隔膜。几十年来,城市与农村两个社会的割裂,造就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世界。城市社会有着经济和文化优势,相比之下,农村社会贫穷羸弱、文化落后,成为普通民众乃至部分精英嘲笑、奚落和可怜的对象。人们看过低俗的农村题材视频,加深了对农村本身物质、精神贫困及其所导致的文化低俗的印象,而没意识到视频展现的并不是真实的农村。同样,前两年流行的嗲声嗲气、纸醉金迷的电影,也给底层青年制造了生活的假象,实际上那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平庸和低俗。于是我们才看到,如今真实的作品越来越能赢得人们赞赏的目光。尤其在城乡割裂背景下,那些能够如实记录农村、消解隔阂和误解的作品,更值得肯定。
任何文化都有其自身逻辑和价值观,农村题材无关文化品位。但是农村题材记录作品中,却有好作品与坏作品之分,正如城市流行文化中,也有好与坏之分。农村寄托了很多人美好的童年回忆或田园梦想,刘金银“留守”在了农村,本分、质朴地记录农村的真实生活,让人们意识到这种美好虽有变弱,但并没有那么不堪。他的作品让外界对农村社会有了真实的感受,这就是好作品的价值。
范雨素是记录者,刘金银也是记录者,二者只是记录方式不同,本质都是坚持不扭曲也不粉饰地如实记录,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这个时代最全面的文化面貌,不能有农村部分的缺席,我们需要刘金银这样的记录者,如实记录地农村的点点滴滴。从这个角度看,这不仅是一份“正业”,而且是应该细心呵护和引导的“正业”。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176 2023-03-09 |
畅享生活 浏览:261 2023-02-27 |
畅享生活 浏览:339 2022-11-18 |
畅享生活 浏览:219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306 2022-10-30 |
畅享生活 浏览:248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373 2022-08-30 |
畅享生活 浏览:218 2022-08-29 |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2-08-19 |
畅享生活 浏览:211 2022-07-29 |
环球网 浏览:109 |
减肥ing 浏览:251 |
减肥ing 浏览:103 |
减肥ing 浏览:151 |
减肥ing 浏览:167 |
360常识网 浏览:88 |
360常识网 浏览:66 |
360常识网 浏览: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