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版“欢乐空间”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0-12-28 20:12 点击:

今年,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织“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为该小区量身打造“党群共建欢乐之家”改造项目。项目已施工两个月,未来这里将添置老年餐厅、自习室、党群活动室、儿童乐园、慢行步道等,为胡同居民们打造一方定制版“欢乐空间”。(北京晚报12月25日)

据报道,“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由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织策划。该计划自2019年11月启动,聚焦公众身边需求和改造意愿强烈的“三角地”“边角地”“畸零地”“垃圾丢弃堆放地”“裸露荒弃地”等城市“消极”空间和“剩余”空间,向全社会征集设计方案。

和许多老旧小区相似,在著名的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藏身于厂甸胡同的厂甸11号院公共空间利用面临不少难题。诸如:配套建筑老旧且利用率低、杂物随意堆砌、非机动车无序停放、景观品质欠佳、老人与儿童活动设施缺乏,等等。厂甸11号院两栋6层单元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构成该区域唯一的楼房住宅小区。小区1号楼北侧,毗邻北师大附中院墙,有一处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别看占地不小,可利用率却不高。靠院墙的一排平房,全是自行车棚,又破又旧,且堆积大量“僵尸自行车”;中间的绿化带,被两个半米高的方形花坛占据地盘,很多老人只能拿张报纸坐旁边;再看看单元楼门口,共享单车、自行车、电动车停放混乱;下楼遛弯儿,坐轮椅的老人时常碰上玩滑板的孩子……

调研显示,该小区住户中三分之一是老人,满足老人的需求,成为改造重点之一。为将这一公共空间改造成百姓身边的“欢乐空间”,所属街道、社区和责任规划师一起,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多轮调研,既有当面访谈,也有问卷调查,还培育了30名“领航员”,让他们作为居民代表收集意见,协调沟通,争取到居民支持,很多居民都主动配合拆除了违建;同时,尽力挖掘空间,争取到部分物业闲置房屋的使用权。为胡同居民们定制的“欢乐空间”里,不仅有老年餐桌、自习室,还有儿童乐园;有充电桩加双层车架;还有慢行塑胶步道占据“C位”,据透露,平房的室内改造部分预计明年1月中旬完工,有关负责人表示,“争取春节前能用上,让街坊邻居们在欢乐之家过上一个欢乐大年!”开春后,地砖、步道铺装以及配套设施安装也将陆续启动,预计明年3月底前,整个改造项目都能完工。

定制版“欢乐空间”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公众身边需求和改造意愿强烈的“三角地”“边角地”“畸零地”“垃圾丢弃堆放地”“裸露荒弃地”等城市“消极”空间和“剩余”空间,恐怕不只北京有,其他一些城市仔细排查一下,可能要比北京要多得多。将这些“消极”空间和“剩余”空间改造成定制版的居民们的“欢乐空间”,不只是居民们的祈求,也是城市建设、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更是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所在。在这方面,北京市已经做出了示范,并为各地提供了若干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但愿在不远的将来,公众身边需求和改造意愿强烈的“三角地”“边角地”“畸零地”“垃圾丢弃堆放地”“裸露荒弃地”等城市“消极”空间和“剩余”空间都能变成为胡同居民们打造的定制版的“欢乐空间”。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2-11-05
畅享生活 浏览:152 2022-10-29
畅享生活 浏览:255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2-09-19
环球时报 浏览:342
环球网 浏览:275 2022-05-27
人民网 浏览:660 2022-03-18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21-08-19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12 2021-07-16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