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贷款套路多 须规范更须治理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0-12-24 12:12 点击:

今年4月,着急用钱的汪明(化名)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了一则广告。心动之下,他打开了广告上的链接,成功借款6000元,没想到还钱时却傻了眼:“每个月还597.5元,12个月共还7170元,年利率接近20%,比广告中宣传的利率多了近一倍。”为了堵窟窿,汪明开始“以贷养贷”。直到贷款逾期,催收电话频频骚扰,他才不得不向家里坦白,在家人的帮助下还清了贷款。(盐城晚报12月21日)

成功“上岸”的汪明“现身说法”,在社交平台上劝导人们不要“以贷养贷”。可令人担忧的是,一边是有人在高额利息、催收威胁中挣扎,另一边,打着“轻松易得”的旗号拉他进入网贷漩涡的广告,依旧大行其道。

打开网络,类似极具诱惑的贷款广告不时跳入眼帘。贷款平台通过网络开展营销活动本无可厚非,但调查发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网络贷款广告通过构建消费场景、夸大宣传等套路,诱导借贷。“轻松借钱”的背后是满满的“套路”。

网络贷款广告一般通过申请方便、利息低、可分期、安全可靠等“卖点”,吸引用户点击申请。但一些网络贷款广告刺激过度超前消费,且未充分披露相关信息,有可能导致部分人多头借贷、过度贷款;还有部分网络贷款平台通过低利息吸引客户贷款后,再通过收取高额“服务费”的方式提高还款金额;部分平台所谓的“安全可靠”的背后,等待用户的却是隐私泄露、暴力催收。

早在2017年12月印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通知》中,就强调加强金融领域广告行为管理,建立并完善金融广告治理长效机制。其中提出重点关注持牌机构利用新媒体渠道发布广告和进行宣传行为的合规性;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提出督促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经营管理,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等,依法收集和使用客户信息,不得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

网络贷款套路多,须规范更须治理。时下,亟需强化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广泛深入宣传,严格依法依规加强监管;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违规事项或有可能在业务发展中触碰规则的事项,制定自查清单,有效治理不规范的网络贷款营销,引导相关广告运营合规、有序发展;社交平台应加大对相关广告的审核管理,对一些夸大宣传、具有诱导性、风险性的网贷广告,社交平台有责任通过制定规则、算法治理等方式进行限制。同时,人们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借贷观,多一些理性和法制意识,别被一些网络贷款的套路给“套”住。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35 2023-06-09
畅享生活 浏览:152 2022-10-29
畅享生活 浏览:325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2-09-23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2-09-19
畅享生活 浏览:243 2022-09-14
人民日报 浏览:181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763 2022-07-26
中国青年报 浏览:285 2022-07-05
畅享生活 浏览:240 2022-06-29
畅享生活 浏览:235 2022-06-28
科技日报 浏览:357 2022-05-16
人民日报 浏览:230 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