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整治提升 不该是“被遗忘的角落”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0-12-07 11:12 点击: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朝阳区了解到,朝阳区今年启动了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预计三年内对697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提升。今年的整治提升工程涉及背街小巷175条,目前已全部完工。(北京青年报12月7日)

背街小巷,顾名思义,既小又背,一般情况下,不为人所重视。有的领导抓城市建设,只注重“脸面”,热衷于做“面子”文章,以显示“政绩”,而忽视“里子”,对“背街小巷”重视不够,有的甚至不闻不问;有的领导检查城市建设,喜好“听喜不听忧”,走指定线路,看“面子”工程,却看不到“背街小巷”的现实“模样”、听不见居民的呼声和诉求,对“背街小巷”及居民缺乏足够的“温情”和关心。以致一些“背街小巷”多少年来面貌依旧,生活在“背街小巷”的居民生活窘迫、怨声载道。

背街小巷,大都“饱经沧桑”、年久失修,道路、水电等配套设施不全甚至老化,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生活在“背街小巷”的居民,要么是故乡情结、“故土难离”、孤寡、独居甚至是体弱多病的老人,要么是经济条件有限的弱势群体。亟待得到关爱和帮助。

据报道,朝阳区今年启动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预计三年内对697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提升。本轮整治提升标准更加细致地划分为“精治”“达标”“维护”三类,按照计划,今年将“深度美颜”175条背街小巷,目前已经全部完工。同时,该区还加强对背街小巷相关环境问题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或街乡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背街小巷环境等问题,持续推广美团“美好朝阳骑士”、北京链家“美好朝阳管家”等共建模式,坚持“周末清洁日大扫除”活动,引导群众、志愿者、社会单位等力量积极参与背街小巷管理,随时随地通过“朝阳群众管城市”公众号,对背街小巷内存在的垃圾分类及游商占道、店外经营、共享单车乱放等问题一键举报,共同参与城市治理。

整治提升后的背街小巷,有了风格统一的围栏、路灯,有了正能量满满的文化墙,沿途有了花箱点缀,全长仅170米的化家胡同成了周边居民闲暇遛弯儿的好去处。化家胡同以前是小广告多、堆物堆料多、乱停车多。2017年,该胡同列入朝阳区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围绕道路改造、拆除违法建设、开墙打洞封堵、新建绿化、围墙改造提升、架空线梳理等内容,化家胡同达到了背街小巷“十无”标准。结合地域文化,朝外街道提炼适合道路整治的文化语言,建设文化墙,将胡同打造成为城市肌理的亮点、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谐宜居的家园;朝外街道引导建立城管、城建、绿化、保洁及居民、街巷长、驻区社会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围绕“卫生死角、无主垃圾、小广告”等问题,加大查访覆盖面,由街巷长开展不定期的“循环式”暗查,对突出问题,限时整改,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逐渐实现环境整治常态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同时,“见缝插绿”打造身边的公园、人车分离实现“各行其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安装监控探头,对道路停车秩序实现长效管理,有效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有序。

“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不该是“被遗忘的角落”。背街小巷,无疑也是城市的一部分,一定意义上,也是城市的“脸面”。关注背街小巷的“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也是民生,甚至是最大的民生,非但不能另眼相待,更应多一些关注,相关政策上多一点“倾斜”和扶持,尽可能地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的环境,改善和提升生活在背街小巷的居民的生活条件,让生活在背街小巷的居民少一些自卑感,多一些幸福感。这是他们的期待,更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3-02-27
畅享生活 浏览:88 2022-11-19
畅享生活 浏览:170 2022-08-29
畅享生活 浏览:145 2022-08-28
畅享生活 浏览:198 2022-08-28
人民日报 浏览:181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271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90 2022-07-27
畅享生活 浏览:230 2022-07-26
环球网 浏览:227 2022-05-17
畅享生活 浏览:802 2021-08-31
畅享生活 浏览:1532 2021-08-27
畅享生活 浏览:180 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