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引才留人的教育“引线”
2020-12-07 11:12 点击:
人才,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了优秀人才,就等于拥有了创新的“源头活水”。哪里能集聚到源源不断的一流人才,哪里就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但世上所有优质的资源都不会无限量供应,优秀人才的培养与珍贵的矿藏一般,同样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孕育。而这个孕育过程,则与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前瞻布局不无关联。
纵观全球科创能力卓著的地区,往往伴生于一个或几个在学术科研上首屈一指的大学或研发中心。正如斯坦福大学像硅谷的心脏和大脑一样重要;以色列若没有300家跨国企业的研发中心集聚,特拉维夫也就不会发展为“第二个硅谷”。高校和科研中心作为创新最重要的孵化器,在知识传播、技术创造和理论应用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中国要想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实现突破,就必须牢牢把握教育这个“蓄水池”,用教育来拓宽引才的“源头”,拉长留才的“引线”,使中国真正赢在科技创新的“起跑线”上。
著名经济地理学家迈克尔·斯多波认为,城市增长在于生产活动的空间选择,更大程度上是“人跟随了工作”,而不是“工作跟随了人”。从创新先导的视角来看,正因为一个城市先有了科技型企业和研究型大学,才构成了吸引科创型人才做出选择的要素。中科院脑科学创新中心蒲慕明院士也表示,“一个地区要成为国际人才集聚地,特别是要成为青年创新人才集聚地,就必须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好的科研平台和生活环境。”
年轻人到一个国家受教育,在切身体会到一方的活力与温度后,会更容易受到感召而留下来建设这个地区。单从上海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可以发现:无论是上海户籍生源还是外省市生源,在沪就业的比例连年上升。在上海现有的独角兽企业中,诸如携程、饿了么、小红书、盛大、分众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创业企业,近一半的创始人或CEO也都来自上海的本土高校。上海作为人才导入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对优秀学子就学吸引力的增长,已显而易见地同比带来了就业吸引力的增长,并最终形成对城市发展重要的“正反馈”。
“于起势之前落子布局,在定局之前抢先成势”,才能弯道超车、取得先机。同样的,筑巢引凤要建得比别人早些,引得比别人多些,就必须看得比别人远些,把“引线”拉得长些。在经济方面着力推进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同时,人才资源配置也要向着“双循环”的全新增长点迈进。通过国际教育合作,使中国成为国际青年人才的求学圣地,成为各国高层次人才的向往之所。相信,有一流高校和一流研发基地的加持,中国的“求贤”之路不会走得太难,距离成为创新人才近悦远来之地的目标也将越来越切近。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减肥ing 浏览:176 |
红网 浏览:232 2017-11-09 |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4 2025-03-20 |
环球网 浏览:194 |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42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61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191 2025-02-06 |
畅享生活 浏览:59 2025-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