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拒收现金行为 避免加剧数字鸿沟现象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0-12-03 11:12 点击:

近年来,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群众反映强烈,如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经济日报12月1日)

随着国内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突如其来的疫情推进了国内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进程,不断有金融机构收缩线下业务,逐步转为线上、无接触服务;同时,老年群体由于知识储备、习惯等因素,导致他们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存在一定障碍,老年群体往往更依赖传统线下柜台操作,不能不考虑这一部分群体的需求。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要求,其中明确提出,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费在数字经济、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当下,应该考虑各个群体的金融支付需求。从支付本身看,一些欠缺银行服务和银行服务不足的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会因为不善于或无法使用现代化的支付工具而被排斥。因此,应加大力度避免他们进一步被金融排斥,避免数字鸿沟现象进一步加剧。

据报道,近日,部分省市已启动拒收现金集中整治行动。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在浙江启动了为期1个月的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行动,凡存在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的,一经查实,将依法予以处罚;从11月至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在湖北省内开展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行动;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全面开展拒收现金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

拒收现金,是给老年群体添堵;是加剧数字鸿沟现象;是违法行为;拒收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更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必须严加整治,以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

在非现金支付与现金支付长期共存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值得关注。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宣传力度,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更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将从现金管理、支付服务、普惠金融三方面采取措施,切实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在现金管理方面,将全面开展拒收现金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会同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基层社区,共同引导规范水电煤气、公用事业缴费领域,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高频服务场所的现金使用行为。同时,通过暗访、巡察等方式开展摸底调查,建立违法主体名录库,进行重点跟踪,对涉及公共服务、民生及公众关注度比较高、影响范围比较大的一些拒收现金主体,将依法依规予以惩治。此外,广泛宣传在不同场景下的现金收付要求,曝光一些典型案例。不仅如此,还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场景和行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让不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无疑是整治拒收现金行为的实在举措。

当然,整治拒收现金也并非要排斥非现金支付。现金支付与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一样有其自身的优势,多种支付方式并存可以更好地保障公众的支付方式选择权。在接收现金支付的前提下,应当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

从根本上看,整治拒收现金的现象还需建立长效机制。未来需要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数字技术部门协同,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普惠金融,切实惠及老年群体。一方面要强化监管,对拒收现金、歧视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整治,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要与数字科技公司合作,进一步提升在线数字金融安全性,并针对老年群体消费习惯与当前存在的问题,优化场景、便利老年群体操作。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3-02-27
畅享生活 浏览:88 2022-11-19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2-09-30
畅享生活 浏览:170 2022-08-29
畅享生活 浏览:145 2022-08-28
畅享生活 浏览:198 2022-08-28
人民日报 浏览:181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271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90 2022-07-27
畅享生活 浏览:230 2022-07-26
环球网 浏览:227 2022-05-17
畅享生活 浏览:802 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