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小饭桌”不是小问题 治理须疏堵结合
2020-11-02 17:11 点击:
中午时分,在贵阳老城区某小学门口,半月谈记者看见多名学生走出校门,自行到附近写字楼里的“小饭桌”吃饭。有孩子说,现在管得严,“小饭桌”工作人员不再接人了,即便接也不举牌子。(半月谈11月2日)
在贵州贵阳市老城区一些小学门口,以往中午放学时,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处可见举着牌子接孩子吃饭的人。如今,这样的现象逐渐减少了。在不少教师看来,这是贵阳市治理校外“小饭桌”成效的体现。然而,校外“小饭桌”并未被完全禁止,部分由明转暗。
中午没时间管、学校又没食堂,相当一部分城市上班族会选择校外午托班保障孩子吃饭、午休。多年来,藏匿在城区街头巷尾的一张张“小饭桌”成了不少孩子放学后的主要去处。但由于普遍无证无照、行业鱼龙混杂、食品安全风险高等,校外“小饭桌”饱受诟病。
贵阳市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尽管这几年当地不断加大整治工作,也未能完全取缔校外“小饭桌”。“由于门槛低、从业人员流动大、开办地点隐蔽,要全面摸清楚校外‘小饭桌’底数相当困难。”
近年来,围绕校外“小饭桌”治理,全国多地一直在积极探索,但始终未能找到有效解决方案。目前,政府部门努力通过在校开办食堂或者委托校外机构配餐等方式解决学生吃午饭问题,但不少中心城区学校条件有限,不能开办食堂。中午孩子吃饭、午休备受家长关心,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有小学校长反映,“此前开办食堂条件不达标,关停了一段时间,引发家长上访。”业内人士透露:“此前,有地方把校外‘小饭桌’一关了之,家长带着孩子到教育局要求托管。”有学生家长反映,自己和爱人都在事业单位工作,中午接孩子吃饭根本不现实,与其让孩子在街边摊点或餐馆解决午餐,校外“小饭桌”更让人放心。
从现实来看,校外“小饭桌”既没法一律关停,也存在管理矛盾。据了解,目前,国家还未将午托机构纳入行政许可或审批进行管理,暂未出台专门管理规定或办法。按照部门职责,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负责午托机构的食品安全监管和相关培训工作,老师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卫生防疫、消费等方面的监管培训由教育、卫健等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现实中,类似校外“小饭桌”等机构管理不畅,主要在于缺乏专项政策支撑,而且,又涉及到教育、食药监、卫健等多个部门,管理难以形成合力,以致多年来始终治标不治本,陷入治理拉锯战。
校外“小饭桌”问题不小,打造安全的校外“小饭桌”,需要疏堵结合。目前,多地在不断探索,也积累了不少校外“小饭桌”管理经验。贵阳市于2018年5月实施“乐童计划”,在全市所有公办和普惠性非寄宿制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有托管需求的学生开展免费托管服务,建议其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照实施;安徽蚌埠市出台文件,要求相关部门对校外“小饭桌”备案公示;合肥市则通过推进“中小学午餐服务工程”解决中小学生午餐就餐问题。
当前,校外“小饭桌”地下运行增加了监管难度,安全风险也比较大。多次集中整理,会让校外“小饭桌”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导致相关收费提高。相关部门有必要作摸底排查,弄清底数,以便于监管,同时,引导运行更规范、价格更合理的午托机构调节市场。
从客观上讲,校外“小饭桌”确实缓减了当前城市家校协作过程中的矛盾,在加强管理时,既不能“一刀切”全部关闭,也不能“一阵风”监管后又放松了。应从学生和家长需求出发,尽快完善相关专项管理制度,疏堵结合,加强监管,对不规范的坚决取缔,对确实规范的可以适当保留。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319 2023-09-12 |
新华网 浏览:305 2022-12-25 |
畅享生活 浏览:296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211 2022-07-29 |
人民日报 浏览:302 2022-06-27 |
中国新闻网 浏览:445 2022-06-22 |
新京报 浏览:347 2022-06-13 |
教育部网站 浏览:326 |
畅享生活 浏览:272 2022-05-31 |
畅享生活 浏览:335 2022-05-23 |
央视新闻 浏览:293 2022-05-19 |
《求是》 浏览:506 |
减肥ing 浏览:339 |
减肥网 浏览:192 |
畅享生活 浏览:239 2019-04-10 |
减肥ing 浏览:309 |
减肥ing 浏览:170 |
减肥ing 浏览: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