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垃圾分类有“高招” 法治配套方为“高”
2020-04-27 19:04 点击:
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民垃圾分类进入倒计时。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通州等各区则结合实际,纷纷拿出了各自的“高招”。(北京晚报4月26日)
据报道,该市在收运垃圾方面,有的采取“固定+流动”组合的模式;有的采用APP预约回收、定时定点回收、上门回收等方式。同时,对小区垃圾试点“不分类、不收运”。海淀区明确,居住小区垃圾分类采用“固定式”、“流动式”和其他方式三种投放模式。每个小区至少设置一处专人值守和“四桶”齐全的垃圾分类驿站,鼓励建立二手用品调剂平台,开办旧货商店(集市)、跳蚤市场,通过线上、线下旧货交易方式,促进闲置物品的再利用。该区东升镇温馨家园特别推出的垃圾分类线上课堂;西城区干脆将线下的讲座直接搬上网。并拟将垃圾分类知识课件定期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市民在线学习。海淀区有关部门则联手推出“中小学生垃圾分类线上教育系列课程”,中小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在家学习垃圾分类课程;朝阳区则制作完成了“垃圾为什么要分类”等5部动画短片,计划通过楼宇广告、户外电子屏等载体宣传;登录通州开发的“潞晓分”小程序,市民即可在手机上进行垃圾分类积分,还能在线兑换奖品等,真乃各显神通、各有“高招”,各具特色、亮点纷呈。让人耳目一新,使人深受启发。
垃圾分类“高招”,高则高矣,却不能少了法治的配套。不仅要使人们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和财富,可以“变废为宝”;还要提醒人们,扔垃圾也是一项技术活,不能随意扔;扔得不好或不对,可能要面临处罚。
毋庸置疑,任何一项政策的推行都有一个过程。这期间,不能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制约。垃圾分类也一样,无论男女老幼,从有意无意到习惯成自然,需要每位居民长期自觉自律,离不开法律的约束。据相关媒体报道,垃圾分类在日本,已成为一种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在长达几十年的推广中,完备细致的法律法规和各类指南功不可没;在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达8000余部,如果垃圾分类不到位,个人和企业将受到巨额罚款,且信誉会受到影响。说得通俗一点,在德国扔垃圾要付钱,扔得不正确要罚钱。在我国,2000年已在北京、上海等8地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近20年过去了,效果并不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奖罚不分明。法律法规的缺位,对不认真履行垃圾分类的市民和单位形不成震慑,而使得认真实施垃圾分类的市民和单位觉得做了“无用功”影响继续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意料之中的事。
通州区这次不仅拿出了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和4个垃圾分类减量暂行办法,还同步编制《垃圾分类日常检查考评实施办法》,成为北京市首个将行业管理单位纳入考评对象的区,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值得各地学习和推广。为市民和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提供遵循,对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管理不善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应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惟有加强对执行层面的监管,切实做到激励公平、奖罚分明,并根据实施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促成市民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保障垃圾分类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552 2023-07-17 |
畅享生活 浏览:437 2023-06-09 |
畅享生活 浏览:216 2022-07-28 |
陕西都市快报 浏览:301 |
马甲线联盟 浏览:305 |
新华网 浏览:198 |
减肥ing 浏览:257 |
360常识网 浏览:52 |
360常识网 浏览:51 |
360常识网 浏览:40 |
360常识网 浏览:40 |
360常识网 浏览:27 |
360常识网 浏览:18 |
360常识网 浏览:45 |
360常识网 浏览:60 |
360常识网 浏览:72 |
360常识网 浏览:63 |
360常识网 浏览: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