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看风景,不能在用车上“乱花迷眼”
2019-04-29 09:04 点击: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晚春时节,初夏之际,气温宜人,风景迷人,正是外出游玩的大好时光。经过调休之后,今年五一放假共计4天,比以往要长,为人们外出尽兴游玩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想必有不少人已经开始计划驾车踏青出游。但出行之前,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警惕,公车姓“公”,一定要严守公车使用管理规定,切莫越了公私之界。(4月28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公车姓“公”不姓“私”。党员干部违规使用公车,是一种利用职务之便为己谋利的行为,影响范围广,容易造成恶劣的官场风气,滋生享乐主义,甚至为贪腐违纪提供温床。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全国违规使用公车现象明显减少,“车轮上的腐败”行为有所收敛。
“树欲静而风不止”。应清醒地看到,当前,违规使用公车现象虽然大有好转,但并未绝迹,而且较以前更隐蔽,形势不容乐观。除了常见的公车私用问题外,随着车改力度加大,诸如“私车公养”、违规借用下属单位公车、违规租赁社会车辆等新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
一些党员干部对公车情有独钟,违规使用公车屡禁不止,从原因上分析,一是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公车私用没有把公家的财物揣进个人腰包,问题应该不算大;二是占便宜心理作祟,把公车私用过程中产生的加油费、维修费、停车费、过路费等一切费用,全部交由公家报销,个人不用掏腰包;三是心存侥幸,把公车当成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认为违规使用公车被查处的概率小,风险不算高。
违规使用公车闯了“纪律红灯”。近年来,各地在查处违规使用公车问题上,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机制,抓住重要节点正风肃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社会监督上,由于许多公车在车身显著位置喷涂有公车标志和监督电话,群众一眼就能看出它姓“公”,发现不对,打个电话、发个邮件便可轻松完成举报。在运用科技手段监督上,许多地方把公车使用、油料消耗、发票报销纳入网上平台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发现违纪线索、固定证据,让违规使用公车问题无处遁形。事实一再证明,党员干部在违规使用公车问题上,无论耍什么花招,无论手段有多么高明,都是枉费心机、徒劳无益,都有被发现时候,终究逃不脱被严肃处理的命运。
五一是正风肃纪的重要节点。党员干部外出看风景,放松调整,本是正常的事。但在车辆使用上,不能被乱花迷眼,不能被浮云遮眼,要坚决打消违规使用公车的念头,避免成为顶风违纪的反面典型。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
扬子晚报 浏览:306 2024-05-28 |
科普中国 浏览:227 |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301 2022-12-27 |
北京商报 浏览:221 2022-12-18 |
畅享生活 浏览:316 2022-10-14 |
畅享生活 浏览:256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232 2022-08-11 |
中新财经 浏览:205 2022-05-31 |
北京青年报 浏览:294 |
减肥ing 浏览:156 |
糖人健康网 浏览:256 |
皇子减肥网 浏览:192 |
39健康网 浏览:271 |
老少教你瘦 浏览:294 |
Rosie的瑜伽乐园 浏览:235 |
畅享生活 浏览:163 |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19-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