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打造“田园综合体”要恪守“三个底线思维”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李杨
2018-07-27 16:07 点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找到新支点、新平台和新引擎。具有多元集聚功能的田园综合体恰好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优良载体。

美好的“田园”是我国古代人们向往的理想空间。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必须着眼于“新田园时代”背景,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创造“现代田园”。关键的平台就是“田园综合体”。要让“田园综合体”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确保“田园综合体”不变味、不走样,必须坚守“三个底线思维”。

坚守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 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首要问题。经过连续多年的扶持,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农产品供应出现了结构性供过于求的局面。但需清醒地看到, 我国粮食供应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农业的基础仍十分脆弱。田园综合体建设切忌走向单纯的旅游开发、变相的房地产开发, 偏离农业主线。必须确立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 继续坚持把国家投入资金重点用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把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与美化田园风光有机结合起来。

坚守绿水青山的底线思维。守住了绿水青山, 才会拥有金山银山。农村的另一个天职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功能。田园综合体建设必须确立守住绿水青山的底线思维, 任何规划和项目都要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和循环农业发展, 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产生矛盾时, 必须首先选择生态效果。失去了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也换不来美好生活。

坚守农民最终保障的底线思维。农民有退路, 中国现代化才有出路。土地是农民的最后退路和最终保障。田园综合体必须把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项目承载主体, 让农民分享发展红利。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方面, 要确立守住农民基本保障的底线思维, 不能盲目地大规模流转农民土地, 切忌把农民挤出农业、挤出农村、挤出土地。要因地制宜地谋划利益分配机制,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让土地参与产业发展, 让农民分享产业收益, 让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 让土地带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利益保障和增收来源。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51 2023-03-14
畅享生活 浏览:373 2022-11-18
畅享生活 浏览:93 2022-10-18
畅享生活 浏览:230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345 2022-09-06
畅享生活 浏览:146 2022-08-30
畅享生活 浏览:145 2022-08-28
畅享生活 浏览:219 2022-08-07
北京青年报官网 浏览:302
环球时报 浏览:289 2022-05-30
畅享生活 浏览:122
畅享生活 浏览:144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