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明:善意看待“陈独秀”在网上评论中大热的现象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朱旭明
2018-07-25 10:07 点击:

近来,在各大网站、论坛上,表扬一段有趣的发言、高难度的运动、高水平的作品等,“秀”字往往是最言简意赅的选择,而其更幽默诙谐的升级版“陈独秀”更是频频出现,随之李大钊、汪精卫、朱自清、周树人等名人也纷纷登上了网上评论席。

在这股“陈独秀”的风潮中,名人有时只是“人名”,取其名字中部分字的含义,而有些人则是因为与这位名人生活在同一时代“躺枪”,还有人因为作品耳熟能详内涵深刻、容易改编而被提及。总之,这几类提及名人的现象中,对该人在历史上的作为并没有褒贬之意。所以,也就没有上升到损害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感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情况。

年轻人在网上喜欢用共同的语言来交流,像最早的“GG”“MM”,到“杯具”“确认过眼神”“毒奶”,都曾风靡一时。出现类似的词语后,往往在一两年内被广泛使用,对于这种现象,辞藻匮乏、语言功底差乃至阅读量少等原因就有点过于苛刻了,其本质上不过是年轻人的一种喜好。

对于“陈独秀”在网上评论中大热的现象,我们应该以善意的眼光看待。无论从其赞扬的初衷,还是其无害的影响来看,都应该与近年来社会上个别人身着日本军服拍照、打扮成雷锋刘胡兰等恶搞名人的行为区别开来。

今年4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责。在《英烈法》颁布之后,不少人又调侃道:不许再提“陈独秀”“李大钊”……了。

我们民众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崇尚捍卫英雄烈士,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必要措施。对以“学术自由”“还原历史”“探究细节”等为名,通过网络、书刊等媒体歪曲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丑化、诋毁、贬损、质疑英雄烈士,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予以谴责,甚至动用法律武器。而对于像这类网上评论使用历史人名的现象,应正确的加以辨识对待,不宜矫枉过正。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19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270 2022-08-18
畅享生活 浏览:763 2022-07-26
中医中药网 浏览:23 2022-04-27
360常识网 浏览:69 2022-04-27
360常识网 浏览:31 2022-04-27
360常识网 浏览:28
畅享生活 浏览:235 2021-08-19
解放军报 浏览:196 2021-04-16
新京报 浏览:228 2021-03-29
畅享生活 浏览:197 2020-12-01
北京青年报 浏览:150 2020-11-10
人民网 浏览:159 2020-04-10
畅享生活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