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诊之末

来源:中医中药网
2022-04-27 19:04 点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日工。”《·六十一难说》说:“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从此,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诊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诊是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它们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性,是辨证的统一体。临证时,必须密切配合,四诊合参,才能正确的辨证,《索问-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这就明确地指出了,诊断的过程,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而综合分析,确定诊断的,不是单靠任何一种诊法而定诊断。中医四诊之望、闻、问、切,犹如西医询问病史和检查的视、触、叩、听,是接诊检查病人的一个顺序过程。不能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应当说都重要,缺一不可,临床上常常是色、脉、证合参考虑。例如肝病面色当青,脉弦,胸胁苦满等,便是色、脉、证相应。反之肝病面色纯白,为逆。又如虚寒下利,病久肉削,为正气大虚,这时脉应沉而无力,是脉证相合,为顺,若脉浮而大,为经气下泄,脉气上浮,相离,是为逆,预后多凶。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42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61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191 2025-02-06
畅享生活 浏览:59 2025-01-21
畅享生活 浏览:39 2025-01-21
畅享生活 浏览:41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