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文明”立法严格执法才能拉住“摧花”的手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18-03-29 09:03 点击:

3月24日,在武汉大学,一名男子疯狂地摇动樱花树干,花瓣掉一地,有旁观者起哄叫好。武大学生当即上前制止,差点和该男子发生肢体冲突(3月27日中国日报网)。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文明”立法严格执法才能拉住“摧花”的手!

最近,有关中国游客在外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如伤害公园里的动物和破坏博物馆内公物,在飞机上打架、抽烟、擅自开安全门,等等,不断被见诸报端。这些不文明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格格不入,严重损害了中国形象。个别国人的不文明行为玷污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好名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原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2015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曾指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同时对社会不文明行为也要敢抓敢管,敢于“拍砖”。 近年来,杭州市、青岛市等地相继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向社会不文明行为“拍响了砖”。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句话是张居正上疏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提到的。意思是国家的事,制定法律规章政策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期待各地“文明”既立法更严格执法,既通过德治来奠定市民的基本认知和行为基础,又通过法治来进行刚性保障。

文明是一种道德修养,体现一个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素质。文明还是一种理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大国,不文明行为更是让人不能容忍,让人看不惯、看不起。总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对不文明行为不纵容、零容忍的良好氛围,才能使不文明现象无处藏身、无处遁形。只有坚决对不文明行为说“不”,只有坚决把不良风气压下去,一切不文明行为才不会有市场,一个崇尚文明的社会风尚才能形成,新风正气才能大张旗鼓地树起来,社会主义的文明之花才能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90 2024-11-22
畅享生活 浏览:423 2023-12-11
畅享生活 浏览:449 2023-08-22
畅享生活 浏览:299 2023-02-27
畅享生活 浏览:337 2022-11-05
畅享生活 浏览:174 2022-10-10
畅享生活 浏览:290 2022-09-05
畅享生活 浏览:332 2022-08-31
畅享生活 浏览:206 2022-08-28
畅享生活 浏览:147 2022-08-28
畅享生活 浏览:124 2022-08-28
畅享生活 浏览:170 2022-08-28
畅享生活 浏览:151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128 2022-07-27
畅享生活 浏览:114 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