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尹娟
2022-09-05 17:09 点击:
2022-09-05 17:09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活起来、亮起来、传起来”。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是世界遗产大国和现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家;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传承发扬如此丰厚的遗产资源,需要全社会形成“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大格局观,凝聚共识、主动作为。
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让文化遗产资源“亮起来”,科技赋能是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化、影像化等技术手段的加持,对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在数字化应用方面,敦煌遗书数据库通过现代数字处理技术,重新汇集起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敦煌遗书资源。敦煌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回归华夏大地,又以数据共享的方式开放给全世界的敦煌学爱好者。
要让文化遗产资源真正发挥作用,就要与当下生活和年轻群体产生广泛交集。唯有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文化遗产才能焕发新的光彩。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能是单向地传达信息,而要激发年轻人主动融入、积极分享的意愿。信息碎片化、娱乐快餐化和青年亚文化圈层化的当下,对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遗产是对过去的一种还念,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迈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的新形势,让散布于锦绣大地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亮起来、传起来”,让大众都能共享文化之美。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83 2024-04-17 |
畅享生活 浏览:513 2023-10-26 |
畅享生活 浏览:501 2023-10-20 |
畅享生活 浏览:589 2023-10-16 |
畅享生活 浏览:558 2023-10-13 |
畅享生活 浏览:283 2023-10-07 |
畅享生活 浏览:496 2023-08-22 |
畅享生活 浏览:593 2023-07-25 |
畅享生活 浏览:1838 2023-06-20 |
畅享生活 浏览:422 2023-04-18 |
畅享生活 浏览:415 2023-03-16 |
畅享生活 浏览:453 2022-12-26 |
畅享生活 浏览:483 2022-12-26 |
畅享生活 浏览:443 2022-10-10 |
畅享生活 浏览:228 2022-09-26 |
畅享生活 浏览:281 2022-09-14 |
畅享生活 浏览:409 2022-09-08 |
畅享生活 浏览:363 2022-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