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生态底线 行稳致远发展
2023-04-18 11:04 点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唯有将生态文明放在战略地位,才能更好地助力国家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优化生态环境。黑龙江省Y市早期生态屏障岌岌可危、生态多样性受到威胁。为了更好地走生态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积极探索、着力优化生态环境,从实地勘察、了解问题,到进行科学规划、投资建设,再到打造湿地公园、宜居宜业绿色生态……“森林氧吧”绿色发展及时止损、稳中求进,不断以创新治理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优化,效果可见一斑。因此,创新方法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更好地为发展蓄能。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大政策力度,硬化管理手段。法治是治理的根本,有法可依是治理的保障,是能够打造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原动力。从蓝天·绿水·净土的三大保卫战,到2019年总书记在上海提出的“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从顶层设计的缜密设计,到各省市的层层落实制度,践行理念,将环境发展、绿色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将高空抛物纳入法律,对滥砍滥伐进行处罚,对污染企业给予关停……这一切都是依据国家法律作出的治理手段,用法律手段维护环境发展,是强有力的让人民群众信服的合理手段,也更加能通过法治手段看出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因此,加大制度建设,让法治融入生态当中,促进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群力群策,共同参与发展。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尽的,是能够产生无限奇迹可能的。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从当事人,变为旁观者,再到执行者,从随地乱扔垃圾,到远观他人行径,再到制止不文明现象……这看似简单的变化,是人民群众观念的转变,是当家做主的认知,是环境关乎人人命运与共的理念深入心中。环境保护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们国家无论是沙漠绿化、污水治理、空气净化……这一项项宏大的工程都不是只靠政策国家去实现的,当中更是需要百姓的认可与支持,践行与维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将群众力量引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成为金山银山的受益者。
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我国已经步入改革的攻坚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块短板:沙漠化、水土流失、废气熏天……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不进则退又非进不可的时代,唯有将生态文明放在战略地位,才能更好地助力国家持续发展。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环球网 浏览:193 |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4-11-22 |
畅享生活 浏览:260 2024-06-25 |
畅享生活 浏览:423 2023-12-11 |
畅享生活 浏览:449 2023-08-22 |
畅享生活 浏览:319 2023-02-27 |
畅享生活 浏览:168 2022-10-21 |
畅享生活 浏览:186 2022-10-12 |
畅享生活 浏览:230 2022-10-11 |
畅享生活 浏览:174 2022-10-10 |
畅享生活 浏览:995 2022-09-30 |
畅享生活 浏览:166 2022-09-07 |
畅享生活 浏览:332 2022-08-31 |
畅享生活 浏览:233 2022-08-31 |
畅享生活 浏览:117 2022-08-29 |
畅享生活 浏览:206 2022-08-28 |
畅享生活 浏览:147 2022-08-28 |
畅享生活 浏览:189 2022-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