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作业”乱象是该“治治”了
2017-10-30 11:10 点击:
近日,一篇名为《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引发各地家长对于家庭作业的集体吐槽。多年来,学生家庭作业从“家长陪做”到“家长主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乱象是该“治治”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盛行,“互联网+教育”不仅体现在教学方式、师生互动上,更体现在校外更广阔的领域。家校联系也日益紧密,以往老师找家长,家长联系老师要么面对面沟通,要么一对一电话,学生往往承担着“中间人”角色。现在软件硬件同步提升,只要老师在QQ群、微信群里一喊,家长呼声此起彼伏。
诚然,平台载体用得好,自然能够促成联系、推动合作,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状况进行全方位掌握,进而提升教学成效。但若是用得不好,甚至偏离了新事物新方法的存在初衷,反而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家长作业”就是如此,表面上看似加强了家长对学生的陪伴、引导,但也变相将部分教师的职能“转嫁”给家长,比如让家长帮学生改作业、背课文、记单词,等等。且不说家长是否配合,愿意帮助孩子提升学业,单纯是这些课业内容就有不少都超出了家长的能力范畴。
尽管当前绝大多数家长文化层次都比较高,对涉及到的相关课程知识可谓是闲庭信步、信手拈来,但也确实存在部分家长面临“知识空白”,即便在当学生时学得再多再好,也仍有遗忘的可能,间接导致辅导能力参差不齐,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拉开学生的成绩差异,如此结果单纯让家长“买单”只怕不妥!无怪乎有的家长“痛呼”只能陪孩子做做手工了。同时,不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式,教师更加权威,一旦过度发挥家长的作用,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反而不利于成长。
当然,任何新事物、新领域从产生到爆发式增长,再到运转平衡,期间都有个过程,我们并不能一味地责怪教师的不担当、不负责任,毕竟教师本身也是为了提高效率才尝试使用新的形式。但凡事有个度,在使用新工具、新手段的同时,也需要带着辩证的眼光反思实践中的得失,极力避免过犹不及的后果。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挖掘新领域、新功能的积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归纳出一系列好方式、好技巧,真正将其用好、用实、用活,让学生成为受益者。家长也要积极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既不能一味地盲从老师的要求,也不要不住地抱怨、叫苦连天,有不同的见解、独特的想法,就要及时与教师、学校沟通,共同构建良好的互动氛围,在好的平台上迸发出更强劲的合力。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也要发挥应有的引导、协调作用,及时掌握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将不好的导向、不当的方式、不良的作风都扼杀在苗头,确保理念、举措的创新都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汇聚正能量。
“家长作业”乱象的存在,终究是教育教学变革和创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的坎儿。家长、教师、社会都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对策,让分工更明确、举措更科学,成效更明显,给学生营造更浓郁、更和谐的学习氛围。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69 2022-03-17 |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0-12-06 |
畅享生活 浏览:275 2020-10-28 |
畅享生活 浏览:320 2020-08-07 |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2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5 2025-03-20 |
环球网 浏览:194 |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
扬子晚报 浏览:196 2025-02-25 |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42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62 2025-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