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敬老贵在读懂老人的心

来源:东方网  作者:董宏达
2017-10-27 10:10 点击:

10月24日,年过七旬的段玉英终于学会了使用微信,她用孙子买的智能手机发出了人生的第一条微信消息。她现在不太愿意拿出自己使用了多年的“老年机”了,“还是智能机好,真好用。”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佳节重阳节,兰州市文明办、兰州广播电视台综艺体育频道携手甘肃颐圣乐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日举办了“情暖金城—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和幸福牵手”主题活动,与老人们一起提前过节。(10月25日中新闻)

重阳节敬老,离不开关爱主题活动。关爱是个大概念,曾经很流行的慰问老人是一种关爱,而举办了“情暖金城—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和幸福牵手”主题活动,主题更为鲜明——帮助老人学会用智能机,为老年人支招,这是更加务实实用的关爱,此活动启示人们:重阳敬老要贴近现实生活,读懂老人的心。

要读懂老人的心。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节日慰问体现对老人的尊敬关爱,而慰问的也当与时俱进。作为社会,关爱老人不仅体现在为老年人提供现代产品上,更应该注重为老人解决现实难题上。有的地方为保护老人金融消费权益,避免移动支付上当受骗,为老人防骗支招,虽说没有物质上的投入,但更符合老人的实际需求,也会产生极大的社会效应,难能可贵。

读懂老人心要细心。重阳节,不少人把敬老盯在了购物送礼上,却忽略老年人内心感受。其实,现在多数家庭的老人物质条件都不错,老人缺乏的不是物质给养,而是亲情陪伴,陪伴是最直观的孝心,也是最好的慰问。陪伴也不光体现在子女身上,有关部门营造敬老的节日气氛,让老人们欣赏到好的节目、为老人举办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一种陪伴模式,这种社会的陪伴体现一种细心,可能更符合老人的心理。

敬老更要恒久常态。重阳敬老是对敬老的一种提示,但敬老并非只在重阳节,更不是重阳节才敬老。尊老敬老是一种诚心的举动,而不能仅仅当活动做给他人看,更不能打着尊老旗号,敲锣打鼓作秀。重阳敬老贵在恒久常态,恒久常态的前提是真心关爱,用心敬老,也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恩去敬老爱老,才能让老人真正感受到“天天都是重阳节”。

重阳敬老是一种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紧贴时代不断创新。只有把重阳敬老的传统铭记在心,更加注重解决好老人们生活中的痛点,才会将这个传统节日发扬光大,更有意义。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40 2022-07-26
360常识网 浏览:47
360常识网 浏览:51
360常识网 浏览:53
畅享生活 浏览:135 2021-07-24
畅享生活 浏览:228 2021-03-04
畅享生活 浏览:222 2020-10-24
畅享生活 浏览:229 2020-06-29
红网 浏览:229 2020-06-19
畅享生活 浏览:209 2019-10-19
畅享生活 浏览:265 2019-02-10
畅享生活 浏览:209 2018-07-18
畅享生活 浏览:138 2018-06-19
畅享生活 浏览:168 201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