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礼”道歉,引号到底强调的是啥

来源:红网  作者:江锡钰
2017-09-23 17:09 点击:

这两天,一份特殊的班规引起社会关注。该班规列举了多项罚款条目,如早自习、下午、晚上迟到罚款5元,课堂玩手机罚款20元,打架罚款100元等。其中有一条内容引发热议,是学生顶撞老师,得赔“礼”道歉。(9月22日中安在线)

这份出自安徽泗县双语中学高三(10)班的“班规”,最大的看点就是那个赔“礼”道歉,有网友质疑,“礼”为何打引号,是否暗指送礼?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学生们心又急了点,一看稍有不慎,就要回家要钱交罚款,赶紧将这个还处在“讨论稿”阶段、尚未来得及实施的“班规”捅到了网上。

好了,这个“班规”终于胎死腹中,没戏了。学校说了,向学生罚款是错误的,不被允许。

学生放心了,但新闻却发酵了。记者采访到学校领导,领导说了,一不许罚款,二是讨论稿,三嘛,也就是最大的关注点,那个引号中的“礼”字,“是因为有的学生可能对老师不服,班主任是希望学生们能尊师,对老师有礼貌,起强调作用,并不是收礼的意思”。

嘿嘿,班主任解释的“意思”还真有点意思。不错,谁都知道引号的两大功能,一是引用,二是强调。但作为成语的“赔礼道歉”似乎并没有必要去强调那个“礼”字,既然赔礼道歉了,还能不讲礼貌?如果没有礼貌,那还叫赔礼道歉吗?

所谓“班规”是由班主任主导制订的,对学生的依“规”惩罚,最终也是班主任说了算。学生顶撞了老师或犯了其他错,给老师赔点物质的“礼”,是不是就可能免罚或轻罚,在这个有“礼”(物)走遍天下的年代,是不能不让人多想的。

新闻发酵了,记者来采访了,班主任也好,校领导也好,都说引号强调的不是送礼的礼而是礼貌的礼。只是,这些说法,有点牵强了;不需要强调的文字加上引号去强调,那只能说明强调的人别有用心啊。这点“语文常识”,高三的老师不会不懂吧。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扬子晚报 浏览:306 2024-05-28
北京青年报 浏览:269 2023-06-12
畅享生活 浏览:114 2022-10-20
新华社 浏览:247 2022-05-19
39健康网 浏览:240
东方女性 浏览:239 2019-04-11
减肥ing 浏览:134
减肥ing 浏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