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文件”源于心思用错了地方

来源:红网  作者:梅子缙
2017-09-15 10:09 点击:

各类奇葩政策文件、奇葩规定及其催生的奇葩证明,在一些地方层出不穷,如“复婚不准操办酒席,违者礼金一律没收”“全县卷烟销售必须达到25100箱”“按教师学科分配生二孩名额”“全县统一门店牌匾”“就业、入学须提供父母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屡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既干扰了民众生活,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9月13日《半月谈》)

前段时间,各种“奇葩证明”不断地在挑战着公众的底线,诸如一些电信、银行等国企要求办事人证明“你妈是你妈”“你是你”等等,不少遭到了职能部门的怒怂。不过,“你方唱罢我登场”,部分基层政府的“奇葩文件”又粉墨登场,继续挑战着大众的神经。实际上,“奇葩文件”层出不穷源于心思用错了地方。

这些奇葩“红头文件”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口诛笔伐,就在于公然侵犯私人领域,凭借行政权力对公民权益粗暴干涉。诸如复婚不能操办酒席,看似合理却是干涉个人自由。虽然社会上对复婚者办酒席这类事情深恶痛绝,但是,这只是公序良俗,只能由基层自治组织来引导,一旦上了政府的红头文件,则涉嫌侵犯个人权益。因为,对私权力来说,“法无禁止即自由”;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这些法制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的公权部门更不能逆时代潮流而动,任性妄动。

梳理这些“奇葩文件”,我们可以发现,都是因为对职能职责认识不清导致的。纪检监察机构是查贪污腐败的,还有很多隐藏在群众身边的蛀虫没有被揪出来,还有很多侵犯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没有得到惩处,公众对解决这些公共服务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呼声甚高,纪检监察机构更应该把心思用在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小上,而不是去管别人复婚办酒席的小事上。工商局等市场监管部门,面临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却无能为力,作为不大,以至于层出不穷的“毒大葱”等事件不断消耗公众的安全感。不把心思花在查处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上,却去为商铺的门头牌匾是否好看出主意,不是典型的不务正业吗?

对于公权力机构而言,更应该把心思用在正道上,管好自己该管的事情,履行好职能职责,这样才能够杜绝“奇葩文件”丛生。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人民日报 浏览:258 2021-04-26
红网 浏览:162 2017-09-17
红网 浏览:130 2017-09-08
畅享生活 浏览:217 2014-03-29
畅享生活 浏览:126 2013-05-12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