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低龄化流行,父母的心该如何安放

来源:长江网  作者:郑惠文
2017-09-02 13:09 点击:

“我才大三您就让我去相亲?”当“母亲大人”在饭桌上提起要安排同事“条件不错”的儿子跟她见面时,广西南宁20岁的女大学生周虹“内心是崩溃的”。相亲,这个时下热度颇高的词,已不是大龄男女的专属,越来越多像周虹这样的低龄女大学生,也在父母的张罗下,早早地被卷入相亲市场。蓦然回首,她们已置身于一个相亲低龄化的时代。(9月1日 中国青年报)

据国家民政局最新数据,目前我国单身成年人已经超过2亿,其中未婚的达1.4亿人,20-24岁年龄段最多,有8320万人。春节期间最为感受到“相亲”压力的人群,按城市排名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按省域排名则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浙江位居榜首。距离大学开学还有很长时间的时候,就有不少学生急着想逃回学校。因为伴随相亲低龄化时代的来临,父母们利用假期安排了多场相亲,已让她们招架不住。对于大学生相亲,记者发起讨论,50名大学生中30名表示倾向于接受传统相亲。还有不少95后在校大学生在父母的安排下提前加入相亲大军,而且,“被相亲”的多是女生。

对于”低龄化相亲“,很多人说法不一,一方面很多人说相亲不靠谱,另一方面又有人说自己社交圈子小,父母帮忙安排相亲可以迅速抓住优质男。然而,对于正在享受大学时光的女大学生们来说,她们并不着急结婚,更愿意多保留一些独处的时光。可是,却碍于父母的催促不得不相亲,或者说,被父母”下套“,莫名其妙的去相相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着时代发展,大龄未婚青年逐年增多,为了帮助子女早日完成终身大事,父母们按捺不住组建成一个个“父母相亲团”,他们怀揣着子女的照片、举着子女简历,奔走于一场场为单身青年举行的相亲会上,希望能为孩子物色到“可心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对高学历的追求以及都市人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增加,青年男女毕业工作和考虑婚娶的时间确实普遍推迟。大量高学历女性的出现,使得“男女同工同酬”的平等观具备了更深厚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在客观上增加了“三高”青年(学历高、年龄高、收入高)的择偶压力。‘三高’青年会娶不到老婆或者嫁不出去,与此并存的现象则是一些学历不高、收入一般的男青年由于不具有“竞争力”,在婚恋中同样处于劣势。因此家长们早早在子女大学时就在行动上展开了积极的进攻态势,在竞争者众多之时,想尽快为孩子“占上”一个优秀稳定的伴侣。

父母这种行为是否侵犯的年轻人的婚姻自由呢? 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婚姻问题上所享有的充分自主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涉。作为婚姻自由的两个方面,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共同构成婚姻自由原则的完整含义。对于被迫相亲的女性,虽然还未到被迫结婚的地步,但由于相亲是为结婚而去,所以,一定程度上有干涉结婚自由之嫌。笔者认为,父母替子女相亲折射出婚恋焦虑,但两代人的婚恋观存在一定分歧,父母所看重的条件,不代表子女的想法。在结婚择偶这件事情上,父母要与子女多沟通,少为孩子被“剩”寻找客观原因,应该多从主观上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主动的婚恋观。提供客观有价值的经验,切忌过分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强加在子女身上。

另外,父母相亲会的出现和盛行,正说明年轻人自然结识婚恋对象途径的缺乏。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交往广度虽然在增加,但是深度却在减少。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年轻人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依赖便捷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就造成了信息的膨胀和现实交往的萎缩。希望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多多参加积极上进的户外活动,扩大交往圈,在现实中交往值得信任的朋友,选择可托付终身的人选,用实际行动让自己的父母安心放心。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12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223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222
减肥ing 浏览:205
减肥ing 浏览:203 2019-04-09
减肥ing 浏览:219
减肥ing 浏览:133
减肥ing 浏览: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