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底捞事件,我们应有自己的底线

来源:红网  作者:顾觐皓
2017-08-29 20:08 点击:

8月25日,北京两家海底捞店“后厨有老鼠、漏勺通下水道”等卫生问题被曝光后,引发舆论热议,海底捞连发两封致歉信,承认错误并宣布整改。而事后媒体又进行了走访,发现涉事店已关门,而其他地区的店面正常营业,排号等位的食客仍有不少。(8月28日 中国青年网)

短短几天内,海底捞通过迅速公开致歉等危机公关手段,快速平息了这场舆论的怒火,迎来了史上最快的民意反转。可能于商业而言,这真算是个成功的案例,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在变相转移视线,博取同情。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是餐饮行业基础中的基础,怎么能因为店家的认错态度好就选择无条件原谅?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

实际上,海底捞的卫生状况并不是孤例。今年3月,央视就曝光了杭州火锅店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他零零碎碎的媒体曝光也一直都有,而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曝光中,我们逐渐习惯甚至麻木,理所当然地把不正常的都看作正常,故而大多数人都抱着“外面的饭店一般都是这样的”无所谓消极心态。所以,在我们不断降低底线、不断下调期望中,海底捞的舆论危机得以轻松地被化解了。

海底捞在这几年的餐饮行业中算是拔尖的了,其凭借训练有素的员工以及独特的菜品口味,已经在无形中具有了很强的客户黏性。所以当海底捞的后厨卫生问题被曝光后,只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以将此次的曝光危险降到最低,民意很快就得到了反转,久而久之,曾经的卫生安全问题可能也会被淡忘。

笔者认为,这样避重就轻的做法无疑是给其他人开了个不好的先例。餐厅的后厨有几家经得住暗访?只有天知道。如果以后同样发生类似的问题,其他餐饮店是否也可以效仿海底捞,使用一些有效的公关手段让自己的卫生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呢?那么如此一来,餐饮业的卫生管理恐怕只会越来越糟糕,越来越困难,而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我们消费者自己。

对海底捞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做法的确不合适,但选择无条件纵容更是不可取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走在群众和记者的前面,及时作出监督与处罚,并让同行从业人员引起重视,与群众一起坚守住我们食品安全的底线。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2-07-25
路北公安网络发言人 浏览:321
人民日报 浏览:286 2022-06-07
人民网 浏览:190 2022-05-16
360常识网 浏览:34
畅享生活 浏览:236 2021-08-02
环球时报 浏览:298 2021-07-06
畅享生活 浏览:279 2021-03-15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1-03-15
畅享生活 浏览:252 2021-03-04
畅享生活 浏览:179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