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只能雪中送炭岂能雁过拔毛
2017-08-14 10:08 点击: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落实中央纪委的部署和要求,严肃查处了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8月11日中国网)
从通报的6起典型案件看,主要来自于乡村基层,有私占他人低保金的,有违规申报、领取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补助的,有截留挪用特困户补助资金的,有套取扶贫资金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只要有利益存在就有贪腐黑手的存在。
纵观这些案件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都有其共同点:其一是多发于农村基层特别是贫困村落;其二是贪占群众利益的多为乡村党员干部;其三是贪占的资金多为贫困户的扶贫款、补助款等。众所周知,低保金、补助金以及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补助金等,是政府给予贫困户和困难群众有饭吃、有房住的最低生活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政府对农村困难群众的雪中送炭,体现的是政府的关心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性。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保障资金都被截留侵占,甚至是贪污挪用,岂不是让贫困群众雪上加霜,把他们逼上无饭吃、无房住的境地。就拿该通报中的村总支委员私自占用低保户的低保金、生活费和残疾补助款来说,其金额达28260元,这对常人来讲都不是一个小的数目,对低保户这意味着什么,生活岂不是陷入一种绝境。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政府在扶贫上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而村级组织又是政府扶贫政策、资金资源落地的最后“中转站”,一些乡村干部利用资金使用管理上存在的制度不完善和程序漏洞,把扶贫资金当作一块块的“唐僧肉”。大肆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及工作之便,将黑手伸向贫困群众,动起了扶贫的“奶酪”。从近年通报的典型案例看,乡村干部侵占扶贫款已经成为村官违纪违法的重灾区。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在村官涉腐案件中,涉及危房改造资格认定及资金发放问题的占到26%,被排在第一位;涉及城乡和农村低保名额确定及资金发放的问题的就占到21%,被排在第二位。透过这些典型案例和数据足以说明, 村官在扶贫中潜在的职务风险。
究其原因来看,主要存在于村官自身主观和客观监督两方面。从主观上讲,自身学习不够,素质滑坡,思想缺钙,初心意识和服务意识严重缺失。价值观和世界观迷失,在思想上和工作上不能做到对自己的严实要求。从客观上讲,由于村级自治组织的特殊性,对村官的监督成为一种形式,上级乡镇不愿管,村级班子内部无人管,村民民主监督不敢管。正是这三不管现象的存在,致使有的村官心存侥幸,胆子越来越大,上骗取国家扶贫资金,下瞒哄群众侵占各项补助资金,久而久之有的还甚至自壮成为村霸。本次通报的村支部书记与经济合作社社长和村委会主任以虚假发票和书面证明,套取省级扶贫资金达29万余元就是最好的说明。
笔者认为,在加大农村扶贫脱贫力度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廉政建设,配强乡镇纪检监察力量,认真完善并落实村民监督机制。对村干部职务犯罪直接侵害农民切身利益的,从严惩处,以严厉打击形成震慑。切实完善村级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的发放使用管理制度,严格申报审批发放程序,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153 2022-09-27 |
减肥ing 浏览:101 |
畅享生活 浏览:175 2021-06-08 |
畅享生活 浏览:175 2021-01-01 |
畅享生活 浏览:183 2020-10-11 |
人民网 浏览:284 |
人民日报评论 浏览:290 2020-08-07 |
畅享生活 浏览:283 2020-06-10 |
北京青年报 浏览:285 2020-05-16 |
北京青年报 浏览:154 2020-05-15 |
红网 浏览:290 2020-01-15 |
红网 浏览:172 2019-03-11 |
红网 浏览:328 2019-03-10 |
红网 浏览:154 2018-05-30 |
畅享生活 浏览:116 2018-04-25 |
红网 浏览:177 2018-02-12 |
红网 浏览:207 2018-01-31 |
畅享生活 浏览:136 2018-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