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焕新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023-02-27 13:02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传统村落中蕴藏着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先后多次视察中国传统村落,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通过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让传统村落“焕新颜”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村落“焕新颜”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激发传统村落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发展,基础先行。传统村落需要在保护中传承发展,既要保留其原始风貌,又要满足生活在其中的村民对更好的居住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保障补贴力度,更好改善村民生活,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让村民回到村落,让村落回归村民,通过村民参与,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塑造具有乡土特色的自然景观,焕发村落生机,让传统村落保护更有依托,进而实现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传统村落“焕新颜”要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发展定位,以文化盘活传统村落,为传统村落注入新动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要善于发掘其文化价值,从一砖一瓦到宏伟建筑,传统村落记载的是这片水土过往的风华绝代,歌颂的是一首首风流绝唱,其背后的风土人情和故事值得人们去细心挖掘和讲述,进而对其整体风貌进行定位,形成“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保护效果。进而,将其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不仅可以展现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还能更好地展现文化元素,达到推介提升文化之美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的目的,有助于增加村落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让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光发热”。
“保护筋骨肉,传承精气神”, 挖掘文化,更要传承文化,传统村落“焕新颜”还要村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文化传承中作为传承者和传播者的作用。由于一些地方缺乏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在乡村建设时,使得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村落生存环境受到了影响,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让沉闷的传统村落重新活起来并延续下去,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对损毁的传统村落进行合理修缮,在保持传统村落自然、原始风貌的同时,鼓励村民不断创新乡村文化,传承传统村落内在的精气神,让传统村落“活”起来、“火”起来,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383 2024-04-17 |
畅享生活 浏览:496 2023-08-22 |
畅享生活 浏览:593 2023-07-25 |
畅享生活 浏览:483 2022-12-26 |
畅享生活 浏览:409 2022-09-08 |
畅享生活 浏览:305 2022-08-26 |
畅享生活 浏览:406 2022-08-07 |
畅享生活 浏览:963 2022-07-26 |
第一财经 浏览:345 |
环球网 浏览:254 |
人民日报 浏览:971 2022-04-13 |
新华网 浏览:999 |
360常识网 浏览:76 |
360常识网 浏览:37 |
360常识网 浏览:52 |
360常识网 浏览:39 |
360常识网 浏览:28 |
360常识网 浏览: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