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惠民工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尹娟
2022-09-14 10:09 点击:

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截止目前,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10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等先后出台,有力保障了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品质还有待提升,改革创新力度有待加强,社会力量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与其他领域相比仍显滞后等。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

坚持正确导向,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高质量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要坚持党对公共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而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优质、完善、富有个性和审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沉浸式感受文化的力量,全方位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特别注重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要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增加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样精神生活也需要提升。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才能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加入收藏

标签: 创新 惠民 工程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184 2025-02-0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484 2023-08-28
畅享生活 浏览:408 2023-08-22
畅享生活 浏览:383 2023-08-03
畅享生活 浏览:361 2023-06-28
畅享生活 浏览:395 2023-06-26
畅享生活 浏览:443 2023-04-11
畅享生活 浏览:321 2023-04-06
畅享生活 浏览:317 2023-04-03
畅享生活 浏览:415 2023-03-16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2-11-05
畅享生活 浏览:95 2022-10-17
畅享生活 浏览:264 2022-10-11
畅享生活 浏览:196 2022-09-29
畅享生活 浏览:211 2022-09-29
畅享生活 浏览:300 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