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代检黑产”的社会危害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安进秋
2021-08-26 18:08 点击:

近段时间,记者在浙江杭州市、安徽合肥市等地暗访发现,在利益驱使之下,国内存在违法代替体检的黑产链条——一些人员违规在百度贴吧、腾讯QQ、知乎等平台发布“代检”推广信息,代检一次费用少则一两千元,多则上万元,宣称业务涵盖普通入职体检、健康证体检、事业单位公务员体检等。(《成都商报》8月16日)

所谓的“代检”服务,其实是一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代检族”的横空出世,除了一些人的不诚信之外,更与就业歧视密切相关。据《新京报》报道,市场上出现了体检代检服务,代检公司会安排人员代替客户去医院抽血,完成一份虚假的体检报告,从而保证客户能够顺利入职。代检机构在于一些人在明知患有传染疾病的情况下,故意隐瞒相关的信息,通过代检的方式顺利入职,挣得是盆满钵平,如此放任下去,扭曲了就业市场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平等基础,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将是一种伤害,而用人市场体检的其他项目,也可能被商业代检染指,并进一步对就业市场造成负面冲击。

参加工作进行相应的健康体检,既是保证用人单位的选人安全,也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个人安全。比如说,你要进入餐饮服务单位,那对身体的健康要求就是比较严格的。否则的话,可能将传染性疾病传染给他人。眼下,新冠疫情还未解除,代检黑产影响的不仅有入职手续,还会引发社会对涉公共卫生行业的担忧,其潜藏的疫情传播风险亦不能小觑。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这样的合同虚假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可视为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用人单位可以欺诈为由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对被代检者来说,是欺骗用人单位,只要用人单位发现,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代检人或相关机构,则涉嫌触犯《刑法》第280条的相关规定,属于非法经营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意味着,代检双方都涉嫌违法,都可以从法律的轨道上去破解。因此,只有只有建立全面严格的核查机制,严格核实受检者身份,让真正需要证明健康的从业人员办健康证,将其融入互联网医疗的大趋势,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共享,进一步提升健康体检服务质量让代检的市场需求逐步减少,代检黑产也就最终会得到遏制。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扬子晚报 浏览:307 2024-05-28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302 2022-12-27
北京商报 浏览:222 2022-12-18
畅享生活 浏览:258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233 2022-08-11
畅享生活 浏览:339 2022-08-07
北京青年报 浏览:295
老少教你瘦 浏览:295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239 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