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违不罚”彰显执法温度
2021-07-15 13:07 点击: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将于7月15日正式施行,其中第三十三条中新增“首违不罚”的内容,即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这一新规引发网友点赞。
“首违不罚”,意味着一些常见且难免的轻微违法行为,如不熟悉某地路况的司机第一次违停、压线,不熟知行业税法的创业者初次保管账簿不符规定等等,当事人有可能免于行政处罚。不少轻微违法行为,尤其是首次违法行为,是在无意间发生的,并非当事人刻意为之。善意的提醒劝导而非严格的处罚惩戒,无疑会鼓励违法行为人及时了解法律知识、认错纠错改错,自觉提高对法规的遵循意识。这一过程,正体现了行政处罚法的制定初衷,不仅要通过惩戒手段制止违法行为,更要从百姓的思想层面预防减少违法乱象,减轻消除社会危害。
“首违不罚”并非背离法律规定的过度纵容,而是顺应法治精神的合理包容。说服、教育类等非强制性执法,也有助于减少抵触情绪,收获更多认同,从而增进行政管理方和相对行为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执法方式的创新,体现的是执法理念的变革,映照出行政处罚规则和国家执法制度的进步。在柔性执法中显现温度,刚性执法才更令人信服,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的社会治理框架也会更加稳固。
“首违不罚”的善意,也许会让部分民众产生错觉,不把违法当回事。其实“首违不罚”,必须同时符合三个要件: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违法行为人及时改正。那些为了自己方便故意违法、抱着侥幸心理躲避法律处罚的人,并不符合“首违不罚”的要件,必定会付出法律代价。当然,这也要求执法者明确划清行政处罚权的实施界限,掌握好处罚和教育的分寸,依据事实、性质、危害程度等因素,做好免罚清单实施工作。只有严格规范手中的行政裁量权,严格遵循公正文明执法的原则,才能让“首违不罚”体现实际价值,让行政执法获得来自群众心底的赞声。(殷呈悦)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1352 2023-04-09 |
畅享生活 浏览:405 2023-04-03 |
畅享生活 浏览:429 2022-10-11 |
畅享生活 浏览:174 2022-09-14 |
畅享生活 浏览:118 2022-09-14 |
畅享生活 浏览:162 2022-08-27 |
畅享生活 浏览:226 2022-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388 2022-08-15 |
畅享生活 浏览:238 2022-08-08 |
畅享生活 浏览:118 2022-08-01 |
畅享生活 浏览:350 2022-07-21 |
《中国新闻》报 浏览:255 |
畅享生活 浏览:173 2022-06-28 |
畅享生活 浏览:854 2021-09-03 |
畅享生活 浏览:870 2021-08-27 |
畅享生活 浏览:637 2021-08-25 |
畅享生活 浏览:942 2021-08-22 |
畅享生活 浏览:64 2022-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