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难的背后是中小学写作文化的欠缺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21-06-09 17:06 点击:

当代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难题。近日,有媒体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应试作文和好文章长期存在着冲突”,再次引发讨论。(5月16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2002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4%的受访者周围存在抄袭课程论文的情况,64.0%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抄袭论文是因为缺乏知识积累和研究能力。

近年来,“大学生写作能力差”的报道频现。“无法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论文缺少逻辑”“写论文就是他人论文观点的拼凑”“总是有很多病句”“不会总结” “逻辑思维能力差”、“完全不会写学术论文”、“连摘要都写不好”、“规范语言不会用、全是网络口语”等问题让不少大学生表示“一写论文就发愁”。

退休前执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郑也夫在其长年的教学生涯中,痛感中国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可能把分数伺候到了,但是不热爱写作,从来没有认真思考如何真正地把文章写好。以至于在他亲自指导过的很多顶级大学硕博生里,文字功夫勉强过关者仅占十分之一。而“大学生写作能力差”的根源在于大学生中小学阶段写作基础没有打牢。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有一个非常大的困惑,学生的写作和阅读都有所欠缺。语文是最基础的工具性学科。从字面上理解,“语文”至少包括“语”与“文”两个方面。所谓“语”就是演讲与说话;而“文”则是写文章。

写作应是一项基本技能,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本领。想补上学生写作能力短板,应多措并举,从中小学抓起。中小学阶段的语文设置上,对语法、字词的正确性方面要求高,但是对写作的要求却并不高。学校可以成立写作中心,构建起一个全方位服务于学生写作的体系,采取多种多样、有针对性的辅导模式,为学生提供写作方面的指导。学校还可为教师提供用于教授学生写作的策略、资料和案例,节选学生优秀作文等诸多方式,致力打造整个学校的写作文化。2016年西安市莲湖区35所中小学成立陕西省青少年校园写作基地,以贾平凹领衔的24位驻校园作家,进入到学校指导学生汉语教学。陕西省在学校成立校园写作基地、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9 2025-01-21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浏览:390 2024-06-07
畅享生活 浏览:311 2023-06-08
畅享生活 浏览:259 2023-03-09
畅享生活 浏览:245 2023-02-27
畅享生活 浏览:370 2022-09-30
畅享生活 浏览:98 2022-09-26
畅享生活 浏览:162 2022-08-27
畅享生活 浏览:262 2022-08-08
畅享生活 浏览:128 2022-07-27
畅享生活 浏览:357 2022-07-20
中国青年报 浏览:285 2022-07-05
新京报 浏览:347 2022-06-13
羊城晚报 浏览:407 2022-06-08
央视新闻 浏览:413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