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娃为改名起诉父亲获法院支持”是一堂普法课
2021-03-04 11:03 点击:
12岁的小向将父亲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父亲向某云将自己的户籍登记姓名由“向某某”改为“郑某某”。近日,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姓名权纠纷案,判决被告向某云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配合原告小向将姓名变更为郑某某。(法治日报2月28日)
近年来,由姓名权引发的纠纷时有所闻,不只影响家庭和睦,也直接影响社会安定。12岁娃为改名将父亲告上法庭并获得支持,不只是“新闻”,不能当笑谈,而是一次生动而又深刻的法治教育。
据报道,向某云与郑某夫妇婚后于2008年3月生育一子,取名向某某。后因夫妻感情破裂,向某云与郑某在2011年10月协议离婚,约定儿子小向由郑某监护抚养。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向某云不知晓的情况下,郑某竟然将小向的名字变更为母姓。2018年12月,向某云得知小向的名字已由“向某某”改为“郑某某”,于是,将小向的名字改回“向某某”。没曾想,这一改,却带来了一大堆麻烦和问题。在2014年9月至2020年7月间,小向一直使用“郑某某”的名字参与多种校外培训和数学、征文、美术、主持、拉丁舞等方面的国内、国际比赛,获奖30余次。诉讼之前,小向被多个组织其参赛的培训机构书面告知,由于其姓名由“郑某某”变更为“向某某”,可能会导致其以往的奖项和成绩无法被识别,不仅不能继续参加相关更高层次的比赛,而且,也不能继续参与教育宣传片的拍摄和出版等。
名字的随性更改,已然对小向的学习及成长产生了极大阻碍,也给其心理造成了巨大困扰。2020年8月,在多次与父亲向某云沟通无果后,小向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充分表达了自己要求使用“郑某某”这一姓名的强烈愿望。在庭后的心理疏导过程中,小向也再次表达了对“郑某某”这一姓名的认可和喜爱。
不容置否的是,小向在从小学到中学长达7年的时间里,生活和学习都是使用“郑某某”这一姓名,而小向这7年间在学业和艺术修养等各方面均有所成,其姓名既已为亲友、老师、同学所熟知,也已经成为其人格标志,是其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当地法院依法对这起姓名权纠纷案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向某云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配合小向将姓名变更为郑某某。这一判决,符合民意,彰显法治精神,更有利于小向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12岁娃为改名起诉父亲获法院支持”无疑是一堂普法课。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姓名权既包括命名权,也包括更名权。一般而言,未成年人的命名都是由其父母决定的。在这起案件中,小向年满12周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但按照当前的年龄和智力水平,以及在整个诉讼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判断,小向已经能够理解姓名的文字含义及社会意义。从法律角度考量,未成年人姓名的更改不仅要尊重监护人的意愿,更要注重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从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生活和成长的角度进行考虑,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能视法律如儿戏、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92 2022-09-28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72 |
中国青年报 浏览:259 2022-05-23 |
减肥ing 浏览:217 |
畅享生活 浏览:307 2021-04-18 |
潇湘晨报 浏览:277 2021-04-15 |
法治日报 浏览:190 2020-09-10 |
中国日报网 浏览:137 2020-08-2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22 |
畅享生活 浏览:346 2019-10-13 |
畅享生活 浏览:256 2018-06-16 |
红网 浏览:176 2018-02-24 |
钱江晚报 浏览:246 2017-09-20 |
新华网 浏览:204 2017-09-10 |
湖北日报网 浏览:243 2017-08-23 |
畅享生活 浏览:257 2017-08-17 |
畅享生活 浏览:215 |
畅享生活 浏览:119 2014-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