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师生情叫“21年不换号”

来源:红网  作者:朱连斋
2017-09-10 12:09 点击:

“21年了,没想到老师还用这个手机号码!”学生打通了广东越秀区育才学校语文老师陈康英的手机,“还记不记得当年的约定?”……时隔20年,师生去年在广州相聚,喜极而泣。(9月9日《广州日报》)

从报道中了解到,21年前,刚刚步入教师队伍的陈康英有了第一个手机号码,她当时告诉学生:“如果你们哪天想老师,就给我打电话,我会一直使用这个电话号码!”从此,这个号码成为陈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陈老师谆谆教导,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一个小小的手机号码,架起老师与学生长期沟通交流的桥梁,不论学生走到哪里,有不解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拨通老师手机,进行交流对接,实现解惑释疑。陈康英老师做到了,而且坚持21年不换手机号。从她为人师表的风范中,我们看到了大爱无疆的师魂。

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近年来,各地主管部门在师德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师队伍整体素养虽有值得称赞之处,但不排除个别教师的履职尽责不到位,道德素养低下,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情感沟通,一味地耍自己的威风,体罚学生、辱骂学生事件屡有发生。前两天媒体披露,一班主任老师因学生没有按照规定完成古诗词默写任务,当场就掌掴多名学生。试想,一个道德素质不高,对学生非打即骂的教师,怎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非但不能,还会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而且可能是一生抹不掉的阴影。

在群众对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的今天,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一份责任,一种担当,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要像陈康英老师那样,真情关心着每个教过的学生,不仅体现在书本课堂上,更体现到社会大课堂中,助其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新华网 浏览:317 2022-08-10
畅享生活 浏览:259 2021-06-13
畅享生活 浏览:276 2021-04-13
畅享生活 浏览:275 2021-04-08
畅享生活 浏览:317 2013-06-23
畅享生活 浏览:199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5
畅享生活 浏览:35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39 2025-03-20
科技日报 浏览:144 2025-03-13
扬子晚报 浏览:194 2025-02-25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