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
2020-12-28 20:12 点击: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用“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法制精神,是对法的权威的尊奉,同时也是对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也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追求是为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只有当法律代表人民的意志、为人民所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时,法治精神才能得以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还意味着法治精神蕴含保护人民、伸张人权的坚定信念。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更要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规范的程序、科学的决策维护重大公共利益、维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快完善制度构造是基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有制度,何有约束。”在制度层面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弘扬法治精神的基础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从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高度,来认识法治、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迅速开创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实践证明,唯有完善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精神的培育才能事半功倍。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关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需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基本行为准则,将学法守法用法作为自身行为操守,进而形成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树立并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可以通过举办法治宣传讲座,依托博览会、展销会以及地方性特色节目等形式,把法治宣传教育同地域文化融合在一起,积极建设法治宣传基地,搭建法治教育新平台,打造法治宣传新载体,使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348 2024-09-05 |
畅享生活 浏览:428 2023-11-13 |
畅享生活 浏览:449 2023-08-28 |
畅享生活 浏览:372 2023-07-03 |
畅享生活 浏览:423 2023-04-18 |
畅享生活 浏览:128 2023-04-06 |
畅享生活 浏览:366 2023-03-28 |
畅享生活 浏览:672 2023-03-22 |
畅享生活 浏览:534 2023-03-22 |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3-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214 2023-03-09 |
畅享生活 浏览:242 2023-03-08 |
畅享生活 浏览:249 2023-03-02 |
畅享生活 浏览:287 2023-03-01 |
畅享生活 浏览:274 2023-02-28 |
畅享生活 浏览:256 2023-02-28 |
畅享生活 浏览:331 2023-02-28 |
畅享生活 浏览:276 2023-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