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需要与民治,为民治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陈静
2022-05-26 17:05 点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一阐述深刻指出基层治理的目的在于让人民安居,方法在于与民共治,使命是以人民为根本,这就要求在基层治理中要做到以群众利益为本,与群众共同治理,形成共享治理成果的新局面。

基层治理是当今社会管理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致力于社会生态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群众的生活环境好了,精神面貌自然有所提升,文明水平也有所提升,矛盾弱化问题就简化了,社会整体风气也能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正所谓“众口难调”,如何维护社会秩序,如何构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社会,才真正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需要树立责任意识。保证公平投入,提升人民满意度。近年来,政府加大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社区治理,开展环境整治,实行垃圾分类,但是政策要想落地做实,必须树立责任意识,比如在实行垃圾分类初期,人民群众必会存在“不好分、不会分、不坚持分”的问题,这就需要垃圾分类指导员、废品回收员对群众加以引导,增加指导次数,群众会分类能分清,有了自信自然也能坚持,所以政府不光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人民群众的引路人,做好“航标”身份,才能实现治理有效,人民满意。

基层治理需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提升群众认可度。“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是哭还是笑。”基层治理说到底是群众利益,取得的成绩需更需要百姓认可,基层治理者需要以服务者的身份询问群众需求,致力于解决群众困难,群众需求在哪,管理就在哪,政策就在哪,落实就在哪,唯有抓住群众的需求点,才能找准管理点,彻底消除影响人民利益的不良因素。

基层治理需要号召群众共同推进。如今城市建设面临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等双重问题,一味的扩建拆除必会破坏原有民居的结构和风格,致使居民改变自身习惯,极易激化矛盾,因此在城市规划期间切记盲目强硬,应广泛征求群众的改造意见,把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同时也提升了人民参政议政的社会责任感,在群众满意的前提下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何乐而不为?

加入收藏

标签: 基层 治理 民治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41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30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60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187 2024-09-02
畅享生活 浏览:308 2024-08-30
畅享生活 浏览:355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282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362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316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270 2024-05-29
畅享生活 浏览:357 2024-03-28
畅享生活 浏览:314 2023-12-28
畅享生活 浏览:502 2023-12-27
畅享生活 浏览:431 2023-12-26
畅享生活 浏览:602 2023-11-21
畅享生活 浏览:894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