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更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李祥
2021-05-09 00:05 点击:

在国家乡村振兴局今年2月正式挂牌后,截至5月6日,至少已有广东、湖南、四川等省的省级乡村振兴局公开亮相。机构更迭背后,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此,我们更要时刻绷紧“三根弦”。

绷紧信念之弦,拧紧思想螺丝。从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部署,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集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胜利召开,更是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政府的公信力推向了新高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容不得任何思想理念上的懈怠。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经验。从脱贫攻坚经验中汲取乡村振兴的智慧,领会基层治理的要领。要继续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让“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之钙,并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发扬光大。要戒骄戒躁、接续奋斗。脱贫攻坚结束后,意味着我们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决并不意味着“三农”工作可以歇歇脚、松口气,应该保持“一鼓作气”的强劲势头,坚持不达目标不松懈。

绷紧机制之弦,巩固政策体系。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站在取得胜利的全面脱贫攻坚“肩膀”上持续奋斗。因此,帮扶政策措施不能踩“急刹车”,要保持总体稳定。要确保规划前后自成体系。结合地方实际,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并科学评估衔接效果,促进“同频共振”。要稳住扶贫成果基本盘。坚持“五级书记”齐抓共管的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借鉴脱贫中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确保“一盘棋”。同时,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通过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密切关注疫情对脱贫地区尤其是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影响,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要常态化推行“两不愁三保障”的相关政策和机制。积极探索与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和机制相融合,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要持续选派,精准下沉。落实“一摘四不摘”的要求,推进常态化扶贫,持续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干部精准下沉到基层力量薄弱、风险隐患大、工作强度高的地区,保障驻村工作队队伍稳定。

绷紧产业之弦,激活发展引擎。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才能夯实乡村振兴的“硬实力”。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脱贫攻坚期间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整体上实现了历史性提升,但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创新投融资机制,形成资金保障的多元投入格局,逐步解决农村地区道路、通信、饮水、污水处理、物流等问题。要因地制宜谋发展。根据自身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采取“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等办法,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要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逐步投放在产业振兴领域。借助“互联网+农业”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农业+文化+旅游”的形式,培育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多元化乡村产业形态。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拿出老牛爬坡的拼劲、蚂蚁啃骨的韧劲、燕子垒窝的恒劲,乘势而上,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努力创造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加入收藏

标签: 乡村 振兴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49 2023-07-31
畅享生活 浏览:364 2023-06-13
畅享生活 浏览:216 2023-06-08
畅享生活 浏览:60 2023-04-17
畅享生活 浏览:442 2023-04-09
畅享生活 浏览:452 2023-03-28
畅享生活 浏览:297 2023-03-20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3-03-20
畅享生活 浏览:191 2023-03-08
畅享生活 浏览:376 2023-03-01
畅享生活 浏览:320 2023-02-27
畅享生活 浏览:434 2023-02-27
畅享生活 浏览:347 2022-12-27
畅享生活 浏览:269 2022-11-19
畅享生活 浏览:306 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