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扶贫“奶酪”,“隔级督查”很有必要

来源:长江网  作者:李春梅
2017-08-22 10:08 点击:232

“村干部在场,有的群众有顾忌,不敢讲真话,我们就避开村干部,直接进村入户,和群众拉家常、讲政策,打消他们的顾虑,了解真实情况”。曲靖市罗平县通过“隔级督查”,访邻问友收集问题线索,即县纪委直接抽调督查组到村组,与群众面对面收集、一对一处置。今年以来,发现问题线索38个,立案查处12人。(8月21日 人民网)

众所周知,现在如果上级部门要到一个下级部门进行督导检查,那么被检查的单位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在上级部门面前,这其中就不免出现所谓的“面子工程”,都是为了给上级领导留下好的印象而临时搭建起来的美好和谐的画面,可想而知这其中的真实性也必将大打折扣。而这样缺乏真相的督导检查又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走马观花式的巡察而达不到监督的目的。

在扶贫领域也是一样,想要了解真实的扶贫情况,避免被迷雾遮眼,笔者认为就必须亲临真相现场。所谓“眼见为实”,只有通过接触真人真事,方能溯本求源。就如同曲靖市罗平县一样,与群众面对面收集问题线索,对于有顾虑的群众,就避开当地的村干部直接入户调查,这样的“隔级督查”很有必要。一是斩断了伸向扶贫“奶酪”的黑手,揪出那些妄想利用权利隐瞒真相而中饱私囊的腐败官员,让他们知道“纸包不住火”的道理,摒弃“天高皇帝远”无人监督的错误观念。二是重新树立干部在群众心中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现在大部分的基层干部在群众眼中的固有形象就是贪得无厌、公权私用,通过“隔级督查”进行调查处理腐败问题,就是让人们知道法律是公平的,干部的心也是公正的。三是确保惠民政策和扶贫资金落到贫困老百姓身上,让真正贫困的群众得到帮助。扶贫“奶酪”就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不是一些干部“发家致富”的机会,对胆敢动扶贫“奶酪”的都将严惩不贷。

扶贫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的“隔级督查”也是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力的一种方法。只有让百姓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扶贫内容,引导他们参与到监督中来,才能有效防止腐败的滋生。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154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228 2022-09-04
畅享生活 浏览:275 2022-05-31
畅享生活 浏览:247 2022-05-24
360常识网 浏览:45
新华网 浏览:829 2022-03-23
畅享生活 浏览:202 2021-08-18
畅享生活 浏览:175 2021-08-17
畅享生活 浏览:175 2021-06-08
人民日报 浏览:151 2020-12-06
大洋网 浏览:133 2020-07-15
北京青年报 浏览:285 2020-05-16
红网 浏览:290 2020-01-15
红网 浏览:172 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