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档案馆首度曝光张作霖批文手迹

来源:畅享生活
2013-09-03 13:09 点击:

原标题:辽宁省档案馆首度曝光张作霖批文手迹

新华网沈阳9月3日电(记者 李克瑶)3日,辽宁省档案馆首度曝光三件张作霖批阅公文手迹。三件手迹均为档案中的字迹,是他亲自处理公文的书写,比其他手迹的字迹更加清晰。

其中一份张作霖在担任东三省巡阅使期间写下的公文批示只有一个“中”字,而不是“同意”或是“可以”。辽宁省档案馆专家透露,张作霖手迹存世不多,因此更显珍贵。

张作霖草莽出身,读了不到两年的私塾。而后因官越当越大免不了要批示或应付,为了不失脸面,就尽量不写或少写,同时张作霖开始下工夫练习写字。当遇到请求题字时,就让副官或秘书帮助提词。

对张氏父子有多年研究的老专家杨景华说,张作霖悉心习字很快就有了些模样,题字时他十分谨慎,不但对词语反复斟酌,下笔时也写了一张又一张,从中选出自己满意的才出手。

“从公文批示上看,张作霖的字还算不错,虽谈不上什么体,基本上还算流畅、大方、遒劲有力,只是在公文批示中就显得随意、文理不通、白字偶出。”杨景华说。

1915年,兴京(今新宾)翼长善璞因调解殴斗惹上是非,被诬陷遭撤职。因其清官良吏的形象深得民众拥戴,兴京甲长王宝山联合10个村的甲长,呈文张作霖例数善璞功绩为善璞喊冤。

当时规定凡呈文、禀文等均应以县知事名义逐级上报,不得越级行事。如是诉讼文书应有保人及粘贴印花税。因此,1916年1月22日,时任奉天督军署秘书长袁金铠在该呈文上批写了“来呈系邮递无保条,又未贴印花照章不理”。

“张作霖阅后批示‘不理对’。一是表示同意秘书长的批示,二是讲究办事的规矩。三可以看出张作霖绝非甩手掌柜,亲自阅批公文。但此批条难免过于教条,恐有良吏遭诬陷而蒙冤。‘不理对’三字书写的也略显随意。”杨景华说。

据悉,张作霖先后任奉天省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奉系军首领,之后成为北京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北洋军政权最后的国家元首。

加入收藏

标签: 辽宁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69 2019-09-25
畅享生活 浏览:237 2018-07-18
红网 浏览:242 2017-09-17
红网 浏览:206 2017-09-02
畅享生活 浏览:212 2014-01-24
畅享生活 浏览:283 2014-01-23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