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首次拍到濒危"鸟中熊猫"震旦鸦雀

来源:畅享生活
2012-07-22 09:07 点击:

高邮湖现“鸟中熊猫”

扬州首次拍摄到全球濒危鸟类震旦鸦雀

>>>新闻百科

震旦鸦雀

震旦鸦雀是全球性濒危鸟类,被称为“鸟中熊猫”。它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上世纪80年代我国曾有记录,而后就消失了。目前其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

全球濒危鸟种震旦鸦雀现身高邮。

近日,第三届江苏省绿色营全体营员和两名江苏观鸟会“鸟人”(观鸟高手)在高邮市界首镇芦苇荡看到5只震旦鸦雀并摄入镜头,这也是扬州首次拍摄到震旦鸦雀。

芦苇荡里的大发现

7月15日上午,绿色营和“鸟人”来到高邮界首镇芦苇荡观鸟,“为了观鸟,我们配备了9台双筒望远镜,1台单筒望远镜,两台单反相机。”

观鸟活动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12点,“看到了很多的鸟。”

营员钱思竹说,不过,让大家更兴奋的是邻近中午时,“有人说好像看到了几只震旦鸦雀,很珍贵。”

据钱思竹回忆,第一次看到后,震旦鸦雀很快消失在芦苇丛中,“很多人都没看到,看到的也没拍到照片。于是我们就在旁边耐心等。”

果然,约半小时后,震旦鸦雀再次出现,“还是在芦苇丛中,但能看到,也能拍照片。”钱思竹说,前后两次共看到5只。

钱思竹介绍,最开始绿色营大多数营员都不了解这种鸟,后来翻查鸟书后才知道这种鸟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属于全球濒危鸟类,有“鸟中熊猫”之称。

这种鸟“与世隔绝”

江苏观鸟会会员顾磊告诉记者,在高邮湖拍摄到“震旦鸦雀”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记录,这种鸟有30年没有出现过了。

据悉,震旦鸦雀体娇小,它的活动区域在芦苇丛中,它生来好动,飞时迅速,常在芦苇里跳来跳去,长长的尾巴加上身躯还不足20厘米,黄色的小嘴很像鹦鹉,喜欢吃苇杆里和芦苇表面的虫子,因此有人称之为“芦苇中的啄木鸟”。

由于震旦鸦雀的飞行能力很差,必须依赖芦苇荡的环境生存,因此可以说它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中国新闻网 浏览:414 2022-09-02
新华网 浏览:274 2021-01-22
中国青年报 浏览:183 2020-04-04
红网 浏览:271 2017-10-02
人民日报 浏览:244 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