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来源:新华网
2020-11-24 10:11 点击:

新华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电(记者胡喆、陈凯姿)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五号探月)(1)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嫦娥五号探月)(2)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后实施了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一二级分离以及器箭分离等动作。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裴照宇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留轨运行,着陆器承载上升器择机实施月球正面预选区域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

(嫦娥五号探月)(3)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嫦娥五号探月)(4)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嫦娥五号探月)(5)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据悉,嫦娥五号任务计划实现三大工程目标: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轨道装订发射、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样品储存等关键技术,提升我国航天技术水平;二是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推动科技进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体系,为我国未来开展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积累重要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

(嫦娥五号探月)(6)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嫦娥五号探月)(7)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嫦娥五号探月)(8)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开展着陆点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获取与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对月球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实验室研究,分析月壤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嫦娥五号任务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与回收、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

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实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和嫦娥四号等五次任务。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3次飞行。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 浏览:482
环球时报 浏览:281 2020-11-25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2985
畅享生活 浏览:311 2014-01-25
畅享生活 浏览:276 2013-12-14
畅享生活 浏览:407 2013-12-14
畅享生活 浏览:427 2013-12-14
畅享生活 浏览:250 20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