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退保骗局 莫成“维权人士”的“盘中餐”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0-11-16 10:11 点击:

近日,高南(化名)接到号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称高先生之前购买的保单可以产品升级,邀约高先生见面详细介绍。由于高先生对之前购买的保险产品比较认同,于是同意面谈。见面后该工作人员帮他测算了保单可领取的现金价值,推荐了金额接近的“升级产品”。还向他承诺:购买后,原保单不用再缴费、半年后给客户办理全额退保。出于谨慎,高先生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咨询,才发现对方提供的产品说明书根本不是所谓原保单升级,而是另一金融公司产品。于是高先生要求该工作人员出示工作证,该工作人员才不得不承认其并非保险公司员工,而是某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广州日报11月13日)

随着消费者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代理退保付高额手续费的套路已经提高警惕,代理退保团伙因此转向以“产品升级”为由引诱消费者退保重投新产品。连日来,退保骗局备受关注,有关方面表示,经风险监测、摸底排查发现,恶意代理投诉出现三大新变化,打击力度再升级,恶意代理投诉不断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据报道,今年4月上旬,投保人王花花(化名)反复投诉其保险代理人承诺可贷款,诱导她投保。可经过一番调查,保险公司与监管部门均认定该名客户属于“代理退保”性质的恶意投诉,所提供的保险代理人违规证据也未能证实,而后保险公司多次驳回她的全额退保诉求,并告知其法律申诉的途径。据相关的险企方面介绍,王女士在高频投诉中常带辱骂性字眼侮辱热线客服,还给经办人发送其患有心脏病的短信进行威胁,经过有关方面分析和观察,王女士背后还有一家代理机构协助操作,而且投诉升级。

据悉,在高频投诉未果的情况下,王女士开始要求监管部门对事件进行行政复议。据保险公司介绍,王女士连续三天和家人一直待在该公司的会议室,保安多次劝阻均不肯离开,最后还因为协商未果打砸保险公司的财物。最后保险公司选择了报警。

近期,有关方面经风险监测、摸底排查发现,恶意代理投诉从原来以“全额退保”为幌子,变成了假冒保险机构客服,或打着监管部门的旗号,以“产品升级”“赠送保障”等为由诱骗客户退保;部分恶意代理投诉人员以应聘业务员等方式伺机混入保险机构,在销售环节通过夸大保障、隐瞒合同重要信息等手段误导客户投保并预留销售误导“证据”,通过销售新保单获取佣金,而后再择机以各种理由诱导客户退保,通过收取高额退保服务费从客户处攫取不义之财。更有甚者,会进一步诱导客户投保新的产品再次牟利;一些恶意代理投诉从收取客户定金转为有偿邀约,表面通过利益诱惑教唆客户提交个人信息“维权”,实际将客户信息用于非法用途。同时,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自媒体平台发布揽客广告,网上公开招揽客户、招聘员工,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发展“下线”,通过线上获取客户信息,线下团队冒充客服服务、法律协助等方式欺骗消费者,后续牟取巨额非法利益。有关方面表示,“代理退保收缴手续费”“老保单退保产品升级”多为骗局。

警惕退保骗局,莫成“维权人士”的“盘中餐”。值得关注的是,有消费者在发现受骗后,中途想退出恶意投诉举报,结果却遭到不法分子的恐吓和威胁,表示后悔莫及。有关方面必须依法采取有力措施,从排查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客户信息管理安全、建立从业人员业务品质数据库、向公安机关移送违法犯罪线索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加大打击力度,切实净化广东金融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退保骗局,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针对有业务员作的“产品升级”“赠送保障”等宣传,不能轻信。要通过正规渠道确认其身份资格,查询确认产品信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不能随意告知陌生人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账户等信息,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谨防成为“维权人士”的“盘中餐”。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中国青年报 浏览:276 2024-04-22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274
人民网 浏览:291 2023-06-21
畅享生活 浏览:129 2022-05-30
畅享生活 浏览:107 2022-05-23
畅享生活 浏览:123
360常识网 浏览:61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