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学前儿童游戏权,仅有《学前教育法》还不够
2020-09-07 22:09 点击: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9月7日中国新闻网)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保护学前儿童游戏权,仅有《学前教育法》还不够。
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人们就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近十年一些著名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立法,如《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更是把游戏与娱乐规定为儿童的基本社会权利。国内也有专家指出,游戏权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核心内容,游戏权的实现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对于公民意识和自由精神的养成也具有重要价值。
游戏应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环境,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形成和发展着各方面的能力。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不可能像中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发展。寓教育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是幼儿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幼儿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在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最需要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的是让学前教育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超前和强化训练。 2018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但在执行过程中,幼儿园“小学化”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改善。
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的关键因素。家长的焦虑、幼儿园生源的需求、小学入学考试的压力……社会上的种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让幼儿园“小学化”愈演愈烈,屡禁不止。最终苦的是孩子。 近日,江苏常州市一所幼儿园门口来了4位家长,统一着装,举着“距离高考还有5389天”的牌子接娃放学。更凸显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幼儿园“小学化”侵犯了学前儿童的游戏权 ,违背了幼儿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必须依法加以制止。当然,仅有《学前教育法》还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积极推进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转变,从根本上缓释教育焦虑现象,才是治本之策。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中国新闻网 浏览:276 2024-04-24 |
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278 |
人民日报 浏览:192 2023-12-08 |
北京日报 浏览:293 2023-08-09 |
文汇报 浏览:280 2022-12-18 |
畅享生活 浏览:135 2022-08-27 |
新华网 浏览:301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77 2022-06-06 |
中国文化报 浏览:184 2022-05-31 |
《求是》 浏览:360 2022-05-31 |
中国妇女报 浏览:262 |
畅享生活 浏览:193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61 2019-04-10 |
市场报 浏览:270 2019-04-10 |
市场报 浏览:270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42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274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239 2019-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