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延迟播出体现社会责任
2020-03-11 15:03 点击:
为了全力做好防控新冠肺炎工作,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延迟播出,具体播出时间将提前预告。2020年是央视“3·15晚会”创办30周年。业内人士分析,在疫情阴霾笼罩下,录制一台大型晚会,势必会造成大规模人员聚集,这与当下防疫政策不符。(3月9日 中新网)
这是央视“3·15晚会”自创办30年以来,第一次爽约,因疫情防控需要,被迫将播出时间延后。这样一台拥有无数观众的晚会,积累了庞大的人气,社会影响力非常大,节目收视率很高,牵涉到非常多的利益方,采取了延迟播出的决定,无疑是非常艰难的。可见,央视“3·15晚会”延迟播出,乃是基于疫情防控的大局着想,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众所周知,新冠病毒的传播力度很大,速度很快,导致疫情控制难度加大,需要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减少外出,不聚集,保留距离一米以上等,以截断病毒传播路径。之前,北京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群体性聚餐管控的通知》指出,禁止餐饮服务经营者和个人组织、承办各类群体性聚餐活动。而实际上,这项规定并非仅指向餐饮业,其它类型的聚众活动均存在类似风险,亦需要加以管控和限制。
在疫情防控期间,要想举办一台大型晚会,则就涉及多个部门人员的密切合作,造成人员大量聚集、交流,尤其在封闭空间里,将埋下巨大的病毒传播、感染隐患。可见,目前不适合举办大型晚会,央视“3·15晚会”延迟播出,也是为了降低疫情传播的防控所需。事实上,此前各地电视台为了防控所需,已经取消了多个娱乐栏目的现场录制,转而采取了“云录制”,以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风险,而“云综艺”的特别模式,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由于央视“3·15晚会”是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常年播出规律化,已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又要避免泄露内容,以及广告合作的违约责任,不宜轻易变动时间和播出方式。央视“3·15晚会”并非娱乐节目,其涉及很多行业内幕信息,关系到亿万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需要有现场反馈信息、观众互动等,不适合改变制作模式,也就无法变为“云综艺”。
显然,央视“3·15晚会”延迟播出后,将可能影响收视效果,面临很大的经济损失。不过,与这些损失相比,疫情防控更为重要,在这个特殊时期,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孰轻孰重,并不难做决定。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360常识网 浏览:66 |
畅享生活 浏览:306 2021-03-16 |
新华网 浏览:231 2020-12-15 |
畅享生活 浏览:161 2018-07-18 |
红网 浏览:210 2017-09-13 |
畅享生活 浏览:108 |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14-01-08 |
畅享生活 浏览:160 |
畅享生活 浏览:276 |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13-08-29 |
畅享生活 浏览:147 |
畅享生活 浏览:133 |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4 2025-03-20 |
环球网 浏览:194 |